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些年,也只让娘家人打理,已经被搞得一塌糊涂。
费洪,你带几人,去九江接管那些商铺。
费佑,你带几人,去九江接管田产!”
“是!”
费洪和费佑立即领命。
娄氏又说:“鹅湖山的西北麓,有一片山林已被我买下。
费福,若让你新辟一家纸厂,你能胜任否?”
“须有工人。”
费福回答。
“可否挖来?”
娄氏问道。
费福回答:“可以挖人,且不必挖费家的工人,信州官局有的是造纸工匠。”
明初之时,朝廷在江西设立西山官局,全国最大的官方造纸厂就此诞生,特产便是“宣德纸”
。
两百年过去,西山楮木被砍伐殆尽,朝廷把造纸坊搬到信州,地址距离鹅湖镇非常近。
大名鼎鼎的宣纸,便是偷师西山官局,此时称为“泾县纸”
。
因为原材料日益缺乏,改成青檀皮混合稻草制造,在明末清初渐渐演变为宣纸。
唐宋宣纸,宣德纸,泾县纸,宣纸,其实是四种不同的纸,很多时候都被混为一谈。
娄氏对此不甚明白,问道:“挖官局的工匠,他们愿来吗?”
费福解释说:“信州官局,贪腐成风,官匠沦为私奴。
只要咱们出得起价,又能庇护工匠,怕是官匠全都愿意来。”
“如此便好,你去办吧。”
娄氏点头赞许。
信州官方造纸厂,早就已经名存实亡。
产量和质量都严重下滑,所得利润装进私人腰包。
朝廷需要贡纸的时候,便上下勾结,趁机兴风作浪,以行政命令扰乱市场,强迫铅山县的私人纸厂低价出售。
费福提醒道:“夫人,若新辟纸槽,即便一切顺利,也要半年才能出纸。
欲得上品好纸,非得一年以上不可。”
“一年而已,我还耗得起!”
娄氏信心十足。
费福拱手说:“如此,小的竭尽全力。”
娄氏又对另一个家奴说:“费喜,你带几个人,去接管河口镇的酒楼。”
河口镇的酒楼,是费映环捡来的,原本属于费松年的产业。
费松年被气死之后,五成产业捐给书院,三成产业由费元禄分配。
其中,酒楼被费映环分走,但管理人员一直没动。
而今酒楼每况愈下,娄氏早就想整顿了,正好趁此机会更换管理层。
赵瀚突然说:“夫人,我想讨个差事。”
“讲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