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读书少怎么了!
你大三元就能随意羞辱我吗?!
这一年间,陆秀明也打听过程岩的身份,自然知道对方的来历,此时,在大安有史以来第一学霸前,他膨胀多年的自尊心濒临破碎……
但忽然间,他神情一变——大三元啊!
为何不能请对方帮忙捉刀呢?那是多大的殊荣?!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弯下腰,“还请大人指点!”
程岩微微一笑,再次捧起了木匣。
此后三日,程岩几乎夜夜通宵达旦,将数册《茶经》反复研读,悉心注释。
他之所以会如此认真地对待陆秀明的请求,并非是出于圣父心态单纯想做好人好事,而是他知道这本《茶经》的价值。
从后世记忆可知,由于华夏绵延的历史中有太多战乱,不知多少古方古艺都湮灭在烽火中,让无数后人扼腕叹息,而茶之一道,也失传多矣。
至少,后世闻名的与茶相关的著作并非陆秀明所作,内容也大有不同,不知是因为原本的历史中,陆秀明所书的《茶经》早已失离,或是对方的墓穴还未被发现?
但如果他手中这几册书真能流传下去,对于后人来说无异于前人留下的稀世瑰宝。
不过程岩并不打算亲自重撰《茶经》,他虽是状元,但仅就文辞渊雅而言,并不如同年阮小南和张怀野。
张怀野嘛,首先就不用考虑了,以对方的傲慢和自负,绝不肯答应帮一个无名小辈校书,何况他和张怀野的交情……呵呵。
于是,程岩便将主意打到了阮小南身上。
如此大半月后的某日清晨,远在京城的阮小南收到了来自曲州的一件包裹。
包裹中除了程岩的一封信外,还有三册《茶经》的抄录本。
信中,程岩竟请托他帮忙校改《茶经》,并附上了亲手整理出的部分注释。
阮小南顿时来了兴致,他想阿岩如此上心的书,一定不是凡品!
然等他读完序后,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什么狗屁不通乱七八糟的?真真恶臭!
阮小南将《茶经》一扔,起身便走。
今日休沐,待会儿还有一场斗诗会在等他呢,才不要为了一个学渣的东西浪费时间!
可他刚跨出房门,又顿住了,半晌,他气哼哼地转回书房,双手环胸道:“要不是为了阿岩!
为了我们旷世绝伦的友谊!
哼!”
同一时间,程岩也品尝到了绿白茶的新茶。
茶叶是陆秀明昨日送来的,今晨他便让下人泡了一壶,虽未采用陆秀明所教的二十八道冲泡之法,但仅是寻常一泡,茶水已足够甘醇清甜,回味留香,远比去年他所尝过的滋味更佳。
但他暂时不准备将茶叶送入京中了,因为《茶经》的缘故,他想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让绿白茶问世,反正此茶越陈越香,且先放放吧。
这时有小厮前来,“大人,都已准备好了。”
程岩点点头,“那便出发吧。”
此前,程岩已着人将程仲寄回来的种子,以及先前他得到的几十颗谷粒,按照天竺的培植方法,提前发泡出芽,催生成苗。
如今,正是适宜海水稻插秧的日子。
程岩骑马到了府衙,他和几位府官要在阮春和的带领下同赴涠县百川村,与田农们一块儿插秧,以示官府对此事的支持与重视。
一行人乘着马车,于次日抵达了百川村。
涠县的县令早已等在村口,简单地寒暄后,便领着诸位大人们前去原先长出稻子的一处滩涂。
原本荒僻无人的海滩边上,不但多了不少兵丁把守,更围着不少想要看热闹的百姓。
大伙儿都已听说今日府城的官员们要来海边种地,他们虽觉得做戏成分居多,但能见见府官们也算是新鲜事。
就连不少性子活泼的渔女也挤在其中,姑娘们不敢对着官员指指点点,可神态仍掩饰不住的兴奋,盖因这群府官中竟有位极为出众的青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