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说来可耻,尽管已经看到了境内人的贪欲与恶心,仍然有人愿意加入“寻矿计划”
,做放射性检测,赌那十七分之一的可能性。
这种模式渐渐发展到现在,依然存在。
“寻矿计划”
变成“人才引进”
,“人才”
当然不是指真正的人才,而是某些特殊职业的招募。
掏粪工人,下水道清洁工,煤矿工人……数不清的空缺职业等待他们。
他们在放射性检测通过后,就能得到通行证,获得政府给予的生活补助金,将自己残缺的一生奉献给这个职业。
不仅如此,他们不允许和境内人通婚,不能将他们受损的基因继续污染、扩大。
而他们境外人婚生的小孩也要进行放射性诊断,不合标准的依然要送回境外。
就算符合标准,也不能接受教育。
叫“境外人”
不贴切,叫“境外奴隶”
更加恰当。
境外人有多恨抛弃他们的东郢政府,就有多恨物欲至死的肖家。
两方对立愈演愈烈。
一百多年前,是东方沿海地区的体面人和需要扶贫的中西部贫困人口。
一百多年后,身份调转,分别叫境外奴隶和境内居民。
但拯救境外人的运动从来都存在。
东元980年,以肖家为首,与舒,薛共三大家族鼎力。
“核净化研究”
主题在薛家的影响下正式走入大众视野。
薛家出面将核净化团队正式纳入科研院项目之一,出资研发和生产能够改造境外环境的装置。
那段时间是境内外最缓和的时期。
几十年的时间里,境外人摸索出了另一套他们的生存方式,效仿境内,建立境外临时政府,甚至创建了志愿军部队,在边境地区惹出了不少乱子。
而薛家的做法极大地缓和了境外人激愤暴躁的心情。
一切看似顺利。
薛家一时间名声大噪,所到之处尽是赞美,境内自发向薛家筹集资金,支持购买其公司名下净化产品。
有了更多的拥护者,薛氏企业扩张加速,在各行业里横冲直撞,不可避免触碰到肖家的利益。
薛家势头太盛了,若不加以遏制,等薛家真的研发成功核净化装置,那超过肖家就是早晚的事。
他们等不到那个时候。
薛家非常愚蠢,也非常倒霉。
愚蠢在于,不屑于以手段寻求政府的倚靠与庇护。
倒霉的是,他们碰上了二十四岁的肖必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