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角遂置三十六“方”
。
“方”
犹将军号也。
大“方”
万余人,以渠帅相称,小“方”
六七千,遥相挥应,不下百万之众,威势一时无两。
时黄巾起。
博选将帅,公卿多荐俊有才略,拜为右中郎将,持节。
又以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合四万余人,嵩、俊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
正当方宁到县城里去报了个名,准备带票小弟出去晃晃的时候,黄巾大大们却已经是先方宁找上了门来。
广阳黄巾贼自杀了原幽州刺史郭勋后,就四散开来,烧杀辱掠,裹胁青壮者为兵丁。
黄巾贼众是越打人越多。
这不,听说方山这就有很多人,幽州渠下大首领程远志奉渠帅令随副将邓茂,一路浩浩荡荡的向方山征兵而来。
探马回报,程远志这次带的兵马足足过了五万,这会才到阳乡,而他的先头部队已是离方山不足三十里。
这会的方宁确是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真的是有些不知所措了。
看着眼前临时拼凑过来的一万二千人,方宁在也没有了一丝兴奋。
只因为这些人让人看到就感觉到烦。
放眼望去,你看不到半分的队型,稀稀懒懒的,这种队伍出去百分之百是送死的,更何况敌人还是自己的五倍之多。
他们没有军心,不懂什么叫纪律,没有士气,更是没有装备,所以他们只能是打些顺风战,若是一遇困境,绝对是一击就溃,一溃就散的那种。
方宁现在的心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的想要得到一位大将。
虽然方宁自己对兵法也懂些皮毛,但是真到用时方宁才发现,原来书简上学来的东西与实际运用上的差别原来是如此的大。
这不得不让方宁感叹自己的无知。
李普和袁意仍是在县城里回不来,山寨内能顶得上事的就李谷和石忠二人,可他二人说好听点是一位德高望重之辈,可要是说直白点,就是因为年纪比较大,平日里为人比较和善的原故,平日里处理一些民众小纠纷还行,真要对上这种点兵杀伐征战之事,也是一筹莫展,帮不上方宁半点的忙。
方宁无法,只得硬着头皮自己去做,反正以往里的网络军事小说也看的不少,不管行不行,暂时也只能借鉴一回照搬过来了。
设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名,二伍为一什,设什长一人,什长就由原来的八百人担任,这样也好带头的作用,怎么说那八百经过血战的民兵对于执行军令这方面应该是没问题的。
每十什设百夫长一人,百什为一营设营长一名,暂由方宁自己担任,由此得计八千之众。
剩下四千人暂由李谷,石忠二人统率以护卫山寨。
三十里路不是很长,巳时尚未到,远处就已经看到了黄巾军的身影。
事到临头了,方宁倒也是不怎么惊慌,倒是有一点兴奋,领着一千人,走出了寨门。
山脚下的空地里,二阵对圆,黄巾军那边走出一将,骑一黄骠马,提一杆长枪,倒也有些威风,只见来将立于阵大喝道:“我乃黄巾先锋大将邓茂,奉天公将军令,特来此带领尔等脱去贫苦,还不放下武器,速速投降更待何时。”
方宁也知道三国时期有这种阵前武将单挑的习惯,胜了故然是可以大大地打击对方的士气,像这语言上的道义之争也是不能落了下峰,所谓不出无名之师,若是能占个理字,倒也有着同样的效果。
见对方竟然是那个死鬼邓茂在那吆喝,方宁也不能落了自己这边的威风,只得打马上前,哈哈一阵大笑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让我们跟着你们,像你们一样到处去祸害乡里,去抢劫凌辱他人?我们是人,可不是连自己同袍兄弟都不识的禽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