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说着,霍峻提点众人,说道:“夫兵者诡道,善因事变。
徐晃有勇略,其凭险而守,自恃城坚。
故虽遭雨围,未肯束手。
今起兵而围急攻,非万全之策,不如修缮营垒,以待秋水之后。”
见是女婿提问,霍峻耐着性子,解释说道:“孙子亦有语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今我军之兵十倍与敌,既无外忧,又无内患,怯弱以保将士性命,有何不可乎?”
如以郑成功为例子,他发起南京之战,则是因攻城手段有失,最终被清军击败。
“好问题!”
霍峻赞扬了句,说道:“凡大军欲以久围而破城者,当据外围之险,而后修缮长垒,深察援军所来之向。
而后行围城打援之策,或是行阻援破城之计,此将不败矣!”
以霍峻的角度去分析,郑成功兵败南京的原因,其原因有不少。
以当时的局势而言,郑成功需要速下南京,而非类似寿春之战般,长期包围破城。
古代围城打援之法中,以陆抗的西陵之战最为经典,不仅破了西陵(夷陵),而且还击败增援的晋军。
黄崇所问的问题太经典了,在中国古代战争中例子也太多了。
如何能保证,你所率之兵围城,能围下城池,而非被敌寇所解围。
“敢问大司马,用兵之道,以快为上,以慢为害。
今大司马久屯兵马于城外,将士锐气渐消,岂不有违用兵之理乎?”
黄崇依有疑惑,问道:“昔邯郸之战,秦久围邯郸不克,大司马如何笃定寿春城必下?”
至于大军出征太久,所消耗的物资辎重太多,仅能说有利有弊,且所幸寿春离江淮近。
今时大军所消粮草,几乎是从江淮、江东二地供给。
背景不同,其选择用兵执法自然要有所不同。
如霍峻所言,今下寿春城被破,仅是时间问题,而非战术用兵问题。
故而对将下之城,没必要为了提前破城,从而让将士白白牺牲。
幸霍峻对山水地理、敌我形势,有异常敏锐的洞察力,在复杂的军事冲突中,往往能做出较为正确的选择。
听着霍峻深入浅出的言论,众将各有所思。
黄崇似乎略有所得,向霍峻拱手称谢,说道:“大司马答疑之语,当开崇之困顿。”
霍峻笑着看向高翔,问道:“不知丰露以为何如?”
高翔红着脸,拱手说道:“都督之高远之见,非翔所能比之。
寿春既为手中之物,今为将士性命而忧,怯弱一时亦未尝不可!”
“此话尚早!”
霍峻强调说道:“欲下寿春,还需诸君协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