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42章 天官介绍(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天官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天神,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

?起源与信仰:天官起源于道教对天、地、水三神的崇拜,是三官之一。

其信仰由来已久,在道教建立之初就被信奉,被视为主要神灵祀奉和朝拜。

?职责与功能: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赐福降祥,消灾解厄,被民间视为“福神”

?形象与象征:通常被描绘为威严庄重的神只,头戴紫金冠,身披云霞袍,手持玉如意,端坐于云端之上。

?相关节日与习俗:正月十五上元节是天官的诞辰,人们会举行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庆祝活动,还会向天官大帝祈求赐福降祥。

天官在道教中具有重要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起源与早期地位:天官是道教最早尊奉的三官大帝之一,源于东汉末期张道陵开创的五斗米道,当时以天、地、水为三官,通过“三官手书”

为教徒消灾治病,可见其在道教创立初期就占据重要位置

?神阶与隶属:天官全称为上元一品九炁赐福天官元阳大帝紫微帝君,隶属玉清境,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其地位仅次于三清、四御,属于高级神仙

?职责与影响:天官的主要职责是赐福,总主诸天帝王,能在正月十五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因此被民间广泛信奉为“福神”

,天官赐福的观念深入人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道教文化与民间信仰的紧密结合

?庙宇与祭祀:全国各地有很多专门祭祀三官大帝的三元殿和三官庙,如广州的三元宫,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即天官的诞辰日,道观会举行法会等宗教活动,民众也会前往庙宇祭拜天官,忏悔罪过,祈求赐福免灾

天官赐福的观念在民间流传主要有以下方式:

宗教传承与推广

东汉末年张道陵开创五斗米道,将天官赐福等三官信仰纳入教义,声称可帮病人呈悔过书给天官获福,其子孙继续传道,使该信仰不断发展,后经唐朝李唐王朝对道教尊崇,得以进一步推广

节日习俗的影响

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是天官诞辰,人们会在这天祭拜天官,准备牲礼,将愿望写在灯上放天灯,祈求赐福,逐渐演变成元宵节、灯节等习俗,而唐宋以来道教上元节庆祝活动走向民间,形成观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风俗,使天官赐福观念深入人心

艺术形式的传播

?图画与年画:民间有多种多样的“天官赐福”

图画、年画及门神画等,如天官作一品大员模样手持“天官赐福”

诰命,或怀抱如意、童子等,寓意天官赐福、平安富贵等,表达人们对福气的向往

?戏曲表演:元明杂剧有《天官赐福》,在喜庆节日演出,地方戏也有相关剧目,搬请天官等福神出场赐福,虽形态各异,但都演绎天官赐福信仰,使其广泛传播

文字语言的运用

“天官赐福”

成为常用祈福吉祥语,出现在对联、俗语中,如上联“吉庆有余”

,下联“天官赐福”

,横批“百无禁忌”

,还被用于祝福他人,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使其在日常交流中不断流传

民间信仰与崇拜

人们将天官奉为福神,通过立神位、贴“天官赐福”

字样等方式祈求庇佑,使其信仰普遍化,且该信仰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对丰收、富足生活的期盼相契合,更易被接受传承

以下是一些天官的故事:

李天官改圣旨

明朝崇祯年间,天官李文正见泗州遭旱灾,百姓困苦,便上奏请求免去泗州三年皇粮,却遭西宫娘娘阻挠。

后来西宫娘娘要求免去其家乡四川的皇粮,李天官巧妙改动圣旨,将“四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世子妃又野又甜新婚夜,带千亿物资回七零抢糙汉咸鱼摆烂后,靠乌鸦嘴振兴修仙界奇门医圣在都市妖魔哪里走开局变成一只虚奥术神座时空人之逆袭全民诸天手游大秦始皇后末日游戏奶茶车在惊悚世界无限开挂合喜抗日之无敌战兵逆天狂妃:我被九个夫君团宠盛宠之毒后惑帝心病弱将军的团宠田妻飒爆了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我能穿越去修真我有一艘太空飞船冒牌金手指诸天:开局变成黑眼僵尸道门振兴系统沈影帝的小甜妻雪鹰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