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王杨氏年纪不大,眼角却早已有了皱纹。
这里弄里的人家都是平民百姓,能够糊口过日子已是不易。
王杨氏每日里替人洗衣,夜里还会接下邻里街坊的刺绣的活儿,是个勤劳踏实的女人。
她家男人却是个不好惹的,成日里往那赌坊里扎。
手上没几个钱,不敢玩大的,却总想着有了钱就去试个手,翻个身,一家子过的紧巴巴的。
“不必了,王家嫂子这话见外了。
邻里之间,举手之劳而已。”
苏旎连连摆手,又将药包塞去她怀中,“快些回去吧,孩子吃药要紧。”
王杨氏一见孩子气弱的模样就有些慌乱,忙不迭点头,弯身将孩子抱起,疾步走了出去,连道谢的话都忘了说。
送走病人,街上的喧嚣更盛了。
卖花女细软的嗓音、挑担汉子粗犷的吆喝、远处茶楼飘来的说书声,混着街上越来越浓郁的烟火气涌进医馆。
苏旎站在门边,看对街糕团铺的伙计掀开蒸笼,白雾腾起,露出里面碧莹莹的艾草团子。
午后阳光正浓,她便在后院翻晒新收的草药,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几个药农打扮的人站在街对面,正对着“杏安堂”
指指点点。
为首的瘦高个儿扯开嗓门儿道:“听说了吗?‘杏安堂’的药材来路不正,以次充好,专门祸害真正需要的人!
要瞧病啊,还是得去街头的怀仁堂。”
江陵方言别具特色,又因是南郡的郡治,这方言的运用地区十分广泛。
周边郡县的方言多多少少都有江陵口音,只要能听懂江陵话,从此往西南方向走,都会交流无碍。
只是苏旎刚到此地,对方言还不甚熟悉,总会花点时间才明白了对方扯着喉咙,正在污蔑自家药材来路不正。
他口中的“怀仁堂”
正是医药行会的成员之一,与杏安堂在同一条街上,只是首尾相对。
药农们越说越起劲,声量极大,惹得街上的过往的人们都驻足观望,对着她的门楣指指点点。
她心头火起,跨出门来,“诸位且慢!
我这杏安堂刚刚落脚江陵,若是有些怠慢不周的地方,还望各位海涵。
只是说到这药材,可都是真金白银从商队中以高价购得,若是没有证据的,还望莫要信口胡诌。”
苏旎人生得清丽高挑,声量又温柔,开口说得不是方言而是一口正经的官话,那架势有些唬住了当街的百姓们,倒是觉得这样的“药堂西施”
断然不会拿劣质药物骗人的。
几个药农见局面有些控制不住,更是变本加厉。
领先一人冲上前来一把推开了苏旎,就要跨进门去,“任凭你说破天,也要我等眼见为实!
若说你的药材都是高价购得,可有凭证?把东西都拿出来给咱们长长眼,自有分晓!”
苏旎被人猛力推开去,脚下一歪,跌坐在地,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打扮成药农的大汉冲进了院中。
借着要看药材的幌子,手上没轻没重地将她院中晾晒的药材尽数打翻在地。
晨间送她豆花的阿婆闻声赶来,上前一把将她扶起。
见她似乎气得上头,就要进去说理,死死拽住她的腕子没放手,嘴里不住地低声念叨,“万莫上前,你搞不过他们的,搞不过的!”
直到那些人引来了官府的人,将她医馆的大门封了,又领着她直接去了府衙,她脑中仍是嗡嗡的,回响着阿婆的那句“你搞不过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