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研究极其深刻。
但是三个月后的一天,萧墨似乎彻底把王泉惹生气。
这一天的课堂上,王泉一时兴起,跟学生们讲解自己对于“格物致知”
的一些理解。
王先生强调“格物致知”
是通过外向的探索、学习和理性思辨来认知普遍天理。
讲着“存天理,灭人欲”
。
述说着仁义礼智等儒家伦理是“理”
的核心内容,性即理。
由格物认知到致知觉悟,再到诚意正心,内在转化,最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讲完之后,王泉看到萧墨一直皱着眉头,以为萧墨心有不解,便是让萧墨提出疑问,他当场为萧墨解惑。
但是萧墨提出的不是疑问。
萧墨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萧墨认为“理”
的客观性可能导致道德实践的外在化。
于课堂上,萧墨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良知”
即天理、万物一体的观念说了出来。
听完之后,王先生勃然大怒,与萧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先生和萧墨的辩论只是一知半解。
那一些贵族子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只是觉得萧墨似乎触碰到了王先生的底线,竟然惹得先生如此生气。
“萧墨,没有通过广泛“格物”
积累,和对天理的深刻理解,所谓的“行”
就是盲目的、缺乏依据的。
你今日的这个说法就是空谈心性!”
“可是老师,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真正的认知必然包含行动的指向和动力。
真正的行动是认知的自然实现和完成。
二者不可分割。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