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十一章 国统区文学(第10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2、讽刺小说与《文艺阵地》

茅盾主编,楼适夷曾代行编务,1938.4.16创刊于广州,初为半月刊。

1938年7﹑8月间,广州遭日军轰炸,移香港编辑,上海付印。

1939.6.16起,刊物随楼适夷转移到上海,在半地下状态中编辑出版。

1940年改为月刊。

第5卷出2期后,即遭查禁。

1941.1.10,在重庆继续出版第6卷,仍为月刊,由回到重庆的茅盾继任主编,并组成包括以群、艾青、欧阳山、曹靖华、章泯、宋之的、沙汀的编委会。

1942年11月出至第7卷第4期被迫停刊。

后又以《文阵新辑》名义续出第1辑《去国》(1943年11月),第2辑《哈罗尔德的旅行及其他》(1944年2月),第3辑《纵横前後方》(1944年3月)。

历时6年,共出63期。

共发表长、短篇小说100余篇(部),剧本近30部。

绝大部分文章都与抗战有关,其中不少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如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风景谈》,张天翼《华威先生》《新生》,姚雪垠《差半车麦秸》,骆宾基的《东战场的别动队》,奚如的《肖连长》,丁玲《冀村之夜》,欧阳山的通俗小说《三水两农夫》,艾青《吹号者》,臧克家《泥土的歌》,夏衍《赎罪》,陈白尘《魔窟》,周而复《播种者》等。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1925

不知几多人心系着的来车居然到了,闷闷的—个车立站就—变而为扰扰的境界。

来客的安心,候客者的快意,以及脚夫的小小发财,我们目都不提。

单讲—位从让里来的潘先生。

他当火车没有驶进月台之先,早已安排得十分周妥∶他领头,右手提着个黑漆皮包,左手牵着个七岁的孩子;七岁的孩子牵着他哥哥(今年九岁),哥哥又牵着他母亲。

潘先生说人多照顾不齐,这么牵着,首尾—气,犹如一条蛇,什么地方都好钻了。

他又屡次叮嘱,教大家握得紧紧,切勿放手;尚恐大家万一忘了,又屡次摇荡他的左手,意思是教把这警告打电报一般一站一站递过去。

首尾一气诚然不错,可是也不能全然没有弊病。

火车将停时,所有的客人和东西都要涌向车门,潘先生一家的那条蛇就有点尾大不掉了。

他用黑漆皮包做前锋,胸腹部用力向前抵,居然进展到距车门只两个窗洞的地位。

但是他的七岁的孩子还在距车门四个窗洞的地方,被挤在好些客人和座椅之间,一动不能动;两臂一前一后,伸得很长,前后的牵引力都很大,似乎快要把胳臂拉了去的样子。

他急得直喊,"

啊!我的胳臂!我的胳臂!"

一些客人听见了带哭的喊声,方才知道腰下挤着个孩子;留心—看,见他们四个人一串,手联手牵着。

一个客人呵斥道,"

赶快放手;要不然,把孩子拉做两半了!"

"

怎么的,孩子不抱在手里!"

又一个客人用鄙夷的声气自语,一方面他仍注意在攫得向前行进的机会。

"

不,"

潘先生心想他们的话不对,牵着自有牵着的妙用;再转一念,妙用岂是人人能够了解的,向他们辩白,也不过徒费唇舌,不如省些精神吧∶就把以下的话咽了下去。

而七岁的孩子还是"

胳臂!胳臂!"

喊着。

潘先生前进后退都没有希望,只得自己失约,先放了手,随即惊惶地发命令道,"

你们看着我!你们看着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全职公敌寒门千金妻贤夫跪乡村教师开局流放:带着异能空间种田七零喜事:糙汉肥妻旺农门斗罗:唐三是我哥大数据修仙小王妃的成长日常灶神崽崽穿成娃综对照组闪婚而已,首富老公别太爱太虚化龙篇时空人之逆袭影视世界旅行家星汉灿烂,幸甚至哉快穿之这个女主早晚要完钻石王牌之魔投救世主穿成反派的病弱同桌[综英美]别催,天使兽在进化了拾忆灵异师八爷在清穿文里割韭菜[共享空间]娇妻难逃:总裁蜜宠上瘾快穿三界之我的宠物是阎罗大佬悍妻当道:财神娘子升职记穿书后大佬把我当祖宗不分手就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