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的山西文学流派,以赵树理为代表。
又称“火花派”
。
主要作家还有西戎、马烽、李束为、胡正、孙谦等,都是从土生土长的农民成长起来的农村基层干部和作家,在自身参加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写作,也有明确的革命目的。
赵树理1906.9.24-1970.9.23原名赵树礼,出生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一穷苦农民家庭。
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文学创作。
1929年在西关模范小学教书时,被举报为共产党,被国民党县党部逮捕到省陆军监狱,后流浪到太原,卖文为生。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
1943年冬,赵树理的父亲赵和清老人被日本兵抓住,惨遭杀害。
解放后先后在《工人日报》《说说唱唱》《曲艺》《人民文学》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晋城工作,任副书记。
代表作以短篇为主,《小二黑结婚》(1943),《李有才板话》(1943),《登记》(1950)、《“锻炼锻炼”
》(1958)等。
“我的作品,我常常叫它是‘问题小说’。
……因为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下乡工作时在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感到那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我们工作的进展,应该把它提出来。”
——赵树理《也算经验》
赵树理同志身高而瘦。
面长鼻直,额头很高。
眉细而微弯,眼狭长,与人相对,特别是倾听别人说话时,眼角常若含笑。
听到什么有趣的事,也会咕咕笑出声来。
有时他自己想到什么有趣的事,也会咕咕地笑起来。
赵树理是个非常丰富于幽默感的人。
他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聪明,精细而含蓄,不是存心逗乐,也不带尖刻伤人的芒刺,温和而有善意。
他只是随时觉得生活很好玩,某人某事很有意思,可发一笑,不禁莞尔。
他的幽默感在他的作品里和他的脸上随时可见(我很希望有人写一篇文章,专谈赵树理小说中的幽默感,我以为这是他的小说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赵树理走路比较快(他的腿长;他的身体各部分都偏长,手指也长),总好像在侧着身子往前走,像是穿行在热闹的集市的人丛中,怕碰着别人,给别人让路。
赵树理同志是我见到过的最没有架子的作家,一个让人感到亲切的、妩媚的作家。
赵树理同志讲话很“随便”
。
那一阵很多人把中国农村说得过于美好,文艺作品尤多粉饰,他很有意见。
他经常回家乡,回来总要做一次报告,说说农村见闻。
他认为农村还是很穷,日子过得很艰难。
他戏称他戴的一块表为“五驴表”
,说这块表的钱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
——那时候谁家能买五头毛驴,算是了不起的富户了。
他的这些话是不合时宜的,后来挨了批,以后说话就谨慎一点了。
——汪曾祺《赵树理同志二三事》(节选)1990.6.8
1、《小二黑结婚》1943.5于太行
三仙姑……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儿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未觉醒的老一代农民:二诸葛三仙姑
忌讳“不宜栽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