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五章三十年代通俗小说(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话本是说话艺人讲演故事的底本。

随着“说话”

艺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宋代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出现了短篇拟话本小说,即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话本旧篇的同时,有意模仿其样式体制而独立创作一些生动的白话短篇新小说。

如冯梦龙的“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蒙初的“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清时期还出现了章回体长篇小说,如“四大名著”

、《金瓶梅》、《儒林外史》等。

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

“且听下回分解”

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

说话情景无疑地替明、清小说家提供了一个遁辞,使他们借一超然无我的声音从事实为私人兴趣的描写。

借着说话人的全知视角所设定的“适中距离”

,这些作家似乎超越了个人经验的层面,而达到了一个更广大、更可以公开的意义范围中。

这种倾向特别可以在从《金瓶梅》到李渔的《肉蒲团》以及“三言”

“二拍”

等小说中的猥亵情节描写得到证实。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显然对刺探风月韵事有极大的兴趣(这当然多少也反映了当时的伦理观),但同时他们口头上又得明白表示严谨的道德尺度。

欲解决此种两难的困境,他们使用说话人的全知视角及修辞策略来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一方面说话人豁达老练、实事求是的声音,允许他们以一种详细却又漠不关己的超然态度叙述一些风月细节;另一方面,凭着权威式的认知语气和先验的社会文化的意念,说话人即使在叙述最露骨的场面时仍暗示我们,他的用意无非是带领我们相信,他的故事是在更广大的道德内省之下有感而发。

因此,说话人很巧妙地同时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为偷窥者,他的“报道”

满足了读者及作者自己的好奇心;另一为社会尺度的代言人……。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

三、从南北两派武侠小说到新派武侠小说

1、中国文学中的“侠”

文化传统

《史记》写刺客,已有侠士风范。

另有游侠列传:曲之侠、布衣之侠、闾巷之侠;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

夹人也。

夹人者,不惜牺牲自身去帮助他人匡扶正义。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侠文化:

自元末明初,《水浒传》标榜“忠义”

后,“盗侠”

渐隐而“官侠”

大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全职高手之世邀赛同人日月重光我在平行世界打副本影视:从咱们结婚吧开始九零后天师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星际第一名门淑女夫人她有钞能力网游大神揣兜里植灵女王升级记王者荣耀之百变大魔王阳神冠军侯碰到异类就变强逆天狂妃:九尾邪王宠上天穿书八零:我成了极品家的福气包末日涅槃之时渣爹的逆袭人生世子妃又野又甜空间农女:将军赖上我电影系统逍遥游穿到农门,娇弱的夫郎黑化了斗罗之魔君诸天最强学院震惊,国家分配的老公是我死对头不可名状的日记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