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感到寂寞,但她再没有更大的勇气,牺牲掉现有的一切,以冲破这寂寞的氛围。
她凝看着。
……直等到侍者把菜肴端上来,才阻断了蝉阿姨底视线。
她看着对面,一个空的座位,玻璃的桌面上,陈列着一副碗箸,一副,不是三副。
她觉得有点难堪,她怀疑那妻子是在看着她。
她以为我是何等样人呢?她看得出我是个死了的未婚夫底妻子吗?不仅是她看着,那丈夫也注目着我啊。
他看得出我并不比他妻子年纪大吗?还有,那孩子,他那双小眼睛也在看着我吗?他看出来,以为我像一个母亲吗?假如我来抚养他,他会不会有这样活泼呢?
她呆看着坚硬的饭颗,不敢再溜眼到旁边去了。
她怕接触那三双眼睛,她怕接触了那三双眼睛以后,它们会立刻给她一个否决的回答。
她又沉思着,为什么他对她看了一眼之后,才果决地不坐下来了呢?他是不是本想坐下来,因为对于她有什么不满意,而翻然变计了吗?但愿他是简单的因为她是一个女客,觉得不大方便,所以不坐下来的。
但愿他是一个腼腆的人!
蝉阿姨找一面镜子,但没有如愿。
她从盆子里捡起一块蒸汽洗过的手巾,揩着脸,却又后悔早晨没有擦粉。
到上海来,擦一点粉是需要的。
倘若今天不回昆山去,就得在到惠中旅馆之前,先去买一盒粉,横竖家里的粉也快完了。
……蝉阿姨底自己约束不住的遐想,使她憧憬于那上海银行底保管库了。
为什么不多勾留一会儿呢?为什么那样匆急地锁了抽屉呢?那样地手忙脚乱,不错,究竟有没有把钥匙锁上呀?……
——施蛰存《春阳》
三、“新感觉派”
的现代性因素
1、现代性批判;
2、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亦称精神分析学派。
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代表作《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
主张精神决定论,认为人的全部行为都是由精神因素决定的,而精神过程本身是无意识的,因此也具有非理性主义和生物学化的倾向。
相关书目——弗洛伊德《少女杜拉的故事:一个癔症案例分析的片断》、[美]纳博科夫《洛丽塔》、[美]哈里斯《沉默的羔羊》
3、日本“新感觉派”
;
新感觉派小说之新,在于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东方大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
新感觉派小说时期上接20年代末张资平、叶灵凤等的□□小说的余续,下联40年代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沪港市民传奇,它是海派承上启下一个阶段。
30年代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它的登场清楚地表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已然超过了初期,进而问鼎于独立的地位。
对于海派自身来说,它与世界新潮文学携手,同步发展,也就终于冲出了旧文学、旧小说的藩篱,让市民文学越过仅仅是通俗文学的阶段,攀上某种先锋文学的位置。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