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打完了架,两个人去了就近的麦当劳。
乔竞看着坐在对面的陈况脸上那一大块淤青,心里舒服了一点,吃了一口薯饼:“哼,早就想往你这张贱脸上来一拳。”
脸上有伤,一说话就扯着疼,陈况嗓音含糊地提醒他:“打也打了,该说正事了。”
“你到底知道多少?乔铃被谁欺负过?”
“啧。”
乔竞放下汉堡,表情鲜少深沉,“非要说的话,也不算。
哎,怎么说啊。”
“是她小时候还在她外婆那边的事,她十四岁以前几乎都在云贵地区生活。”
“我婶就是她妈,是个偏僻小山村跑出来的,那种偏僻的地方人受教育程度不行,普遍素质低,乱七八糟的事也多。”
“我也是听我妈说的,只能把大概的情况告诉你。”
杨曼云出生在小山村的一个银器手艺家庭,家里两男一女,她两个兄弟都没有传承苗银工艺的天赋,而唯一有天赋的她却不喜欢这个东西,从小被逼着学的她在成年之后毅然决然地跑出了山村,不甘心一辈子留在这个地方,渴望闯荡出一番事业赚到大钱。
然后在外面遇到了同样创业起步的乔志文,两人搭伙做生意,后来渐渐走到一起成了夫妻。
结婚后第一年杨曼云就生下了乔铃,但是那时候夫妻俩的生意刚要起步,乔铃奶奶家又没剩几个老人可以帮忙带孩子,杨曼云无奈,想着虽然老家偏僻,但好在山水养人,无忧无虑,不用跟着自己奔波辛苦,就把乔铃带回了山村交给母亲,转头就离开了。
乔铃算是半个留守儿童,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看到做生意的父母回来看看她。
杨曼云的父母继承了祖上传统的银器手艺,他们家的工艺属于苗银,却是苗银文化中很小很古老的一个旁支,和书本上熟为人知的手法,样式都有细微的区别。
这一支的手艺更加古法,甚至可以说是笨拙守旧的,十几代的传承让这个东西成为杨家人必须背负的使命。
乔铃的外祖父四十岁病逝,外祖母褚书琴一个人抗下了整个家的重担,也成为村子里唯一一个还握着非遗工艺的活教科书。
她一生都在打银,为他们民族的人们打造器具首饰,还从各个地方收徒,就是不希望这个东西断在自己这里,没脸下去见丈夫。
所以即使褚书琴答应收留乔铃,给她的关爱也远远不够。
乔铃从记事开始就跟着外婆学砸银,她喜欢这个,可是外婆看她的眼神总是带着遗憾和哀怨。
她没有她母亲有天赋,只会一板一眼地学,而且还不够细心,没有将这个手艺发扬出去的灵气。
褚书琴早早就叫她别惦记这个,老老实实读书考学。
有时候褚书琴带着徒弟到买家那里亲自测量,闭关造银,很久都不回家,回了家也是留下钱问候几句又离开。
所以小时候的乔铃几乎是守着外婆的银器屋静悄悄长大的。
长时间的缺乏沟通和关爱,让乔铃养成了内向沉默的性格,有什么事也不敢说,更不敢提要求。
村子里的人笑称她是小哑巴,后来到了学校里,就真的有人以为她是哑巴。
有的男生就会故意捉弄,揪她头发,扔她的书,就为了看她生气以后红着眼开口骂他们,然后笑着跑走说:“原来会说话啊!
小哑巴!
小哑巴哭了!”
而这些乔铃没有和老师说过,更没有和外祖母说。
总是一个人抹干净眼泪,然后把东西都捡起来,静悄悄回家去。
都说女孩芳华,豆蔻可见。
一到了十四岁,乔铃的五官长开,温婉水灵的模样渐渐被人关注到,皮肤又嫩又白,一掐能出水似的。
某天,她感觉自己的新同桌,这个男生有点奇怪。
这个男生平时没什么异样,就是会在上课或者午休的时候晃荡他的腿,然后不小心蹭到她的腿。
或者在写卷子的时候用手肘戳她的胳膊,偶尔还会碰到胳膊下面那块侧面的软肉。
次数多了,乔铃就往旁边躲,她躲一步,他就凑一步。
同桌之间的距离再远也远不到哪里去,有一次乔铃实在忍不了,跑去老师办公室,可是一看到老师的脸,她又半天憋不出一个字。
她不会跟长辈沟通,也不会倾诉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