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哎呀,说到这里高里正又要夸夸大南瓜了,真是个懂事的瓜。
阿年说它是南边来的,就叫它南瓜,大家也跟着这么叫。
南瓜很好养活,田间地头、沟沿、墙根随便种几棵就能活,不用特意施肥,很好侍弄,有水就疯长,开花时候阿宁还教村里人打花蕊、掐南瓜藤、劈南瓜嫩叶,这些都能吃,夏天开始结果子,哎呀,那叫一个恬呼人,果子结得又大又多,吃不完的吃!
南瓜是宝贝,既能当菜又能当饭,秋天收了还能窖藏过冬,冬天跟萝卜白菜一起吃,别提多给力。
这个季节的南瓜已经变黄,有些被采摘运回家,有些要留作种的就依然挂在藤上,黄澄澄的特别喜庆。
“哎,大南瓜,委屈你了呀。”
因为好养活,阿宁说不用拿正经地种,随便种种好了。
高里正都有点为它抱屈呐。
他爬下驴背,嫌弃地瞅着试验田里的几样作物,分别是地葫芦、地豆子、地丝瓜。
这几样产量很低,口感奇差,依着他和王永的意思压根儿不需要种,不过二郎说好好培育它们会争气的,还是拨了四亩试验田给它们。
原本也有专门的负责人,可它们实在不争气,组长留下两个人采挖,其他人都去帮忙收玉米了。
高里正拄着拐棍儿往地里走,问那俩村民,“二蔫巴,这地葫芦今年咋样?”
二蔫巴两口子捞不着去作坊,如今老老实实种试验田,极其负责。
二蔫巴将几墩枝叶开始发黄变老的花生拔出来给高里正看下面的果实。
高里正捞了几颗,搓掉泥土,捏破外壳,瞅着里面皱巴巴瘪约约的果实嫌弃地“噫”
了一声。
地葫芦,二郎和阿宁叫它长生果、花生,可它产量太低,果实又瘪瘪约约的,大家伙儿瞧着它小气巴拉的哪里像长生果?
因为它模样像小葫芦,长在土里,就叫它地葫芦果。
如果不是二郎坚持种它还让人尽量优化它的种子,王永估计就给它丢了。
这是种的第三茬儿,果子还是这么小,真是没出息啊。
“长不大了,二郎走前儿说十五左右就可以拔了,你们这几天就拔地葫芦,找几个孩子老婆子来挑大果儿留着做来年的种子。”
二蔫巴答应了。
高里正又说看看地豆子和地丝瓜。
地豆子,二郎说它叫马铃薯,可他瞧着还没蚕豆大呢?
比蚕豆大都算出息的,大部分也就比黄豆大点。
第一年种下去,因为果子太小,小珍珠那丫头笑得不行,说“哎呀,叫马铃薯呢?咋好意思呢?跟个蹦豆子一样,也就和山药豆差不多大吧,土了吧唧的,就是个地豆子,哈哈。”
于是大家伙儿就管马铃薯叫地豆子或者土豆子。
阿宁说它之所以这么小,是因为这边儿气候不行,种子退化了,得去冷的地方种,这样一代代优化才能大起来。
行吧,只要二郎和阿宁说行,他也觉得肯定能行,给它个成长的机会。
高里正拿拐棍儿戳了戳旁边儿的土垄,这个地丝瓜,来的时候是一个小孩巴掌长的细细的红皮瓜,二郎说叫红薯,如果是白色的瓤就叫白薯。
他以为那个小瓜是种子。
第一年栽下去,红薯的藤蔓跟南瓜一样疯长,阿宁还带着大家伙儿掐嫩藤叶炒着吃,还让大家割藤蔓喂猪,给大家伙儿稀罕得不轻。
大家都以为它要结个南瓜那么大的地瓜好一鸣惊人呢。
结果?
呵呵,人结出来的果子也没比刚到时候的种子大多少,嗯,也大一点,有大人巴掌那么长,依然细细长长、弯弯曲曲,也就比手指粗点,还没有丝瓜粗呢,吃起来丝丝络络的像又细又老的丝瓜。
连阿宁这个最会变废为宝的厨神都束手无策,说给它个机会,再养几年,兴许地瓜就变大、变甜、没丝络了。
这也第三茬儿了,结果咋样?
高里正挖出一个来,嗯,倒是比一开始粗点了,第一年像手指粗,第二年也就那样,这第三年瞅着是略粗点了。
算了,二郎说它的藤蔓、叶子、地瓜晒干碾碎,冬天可以喂猪的。
嗯,那个南瓜藤、地葫芦秧子也能喂牲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