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150160(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萧先生也恭喜皇帝,“臣曾经听过一个说法,天降祥瑞,这最大的祥瑞就是不世出的人才。

这种人天生智慧,生而知之,是上天赐予的济世之才。”

皇帝越发高兴,臣子们进献了那么多祥瑞,什么巴掌大的麦穗,什么会开口说人话的鸟雀,什么带着花纹的石头,什么通人性的汗血宝马,什么……

那,统统比不上这俩人才。

这是朕的福气,是太子的福气。

第155章 合作 给他们盖房子!

萧先生吃饭的时候皇帝反复看了好几遍裴长青的信,信中并没有仔细写制白糖的法子,只说方法复杂,需要当面教学。

制茶的步骤倒是写了,不过皇帝并不会制茶,只能看个热闹。

裴长青语气非常谦逊,并没有把话说绝对,只是分析各种茶叶的制作步骤,然后提出可以在红茶的基础上试试半发酵的方式,应该能得到和红茶、绿茶不一样的茶,介于两者中间,就是青茶。

他重点陈述了黑茶饼、茶砖的制作方式,因为黑茶需要后发酵,杀青揉捻以后要进行渥堆,这一步是关键,而最后一步干燥和其他茶工艺又有不同,不是烘炒而是用旺火直接烘焙,之后还要进行陈放,这也是黑茶的独特之处。

这自然需要好的制茶匠进行实物反复试验操作,才能掌握最佳制茶方法。

他重点强调了黑茶的养生功能,对肠胃刺激小,吃了油腻食物可以喝黑茶助消化等。

最后他也不忘为夫妻二人略懂一点制茶术给出合理解释——曾经遇到一个老大夫,他甚爱茶,对各种茶颇有研究,如数家珍,他说现有的茶虽好却不适脾胃虚弱之人,红茶不错,但是黑茶更好。

他自己随身携带一个黑茶砖,想喝了就敲下一角加水煮,说如此喝下去胃部甚暖,不受茶害。

阿宁对任何食方都感兴趣,便问了制法,那老大夫也不吝啬随口告诉他们。

可惜成阳县不产茶,夫妻二人自来家贫也没有品茗的习惯,就把这事儿搁置脑后。

听闻顾千户想出海经商,靠茶叶、丝绸换钱,夫妻二人便想到此制茶法,回顾一番写了大概制法,还需有经验的制茶匠多加试验等等。

当然最后不忘拍皇帝彩虹屁,祝愿陛下万寿无疆,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大庆海船肯定会遍及海外各地。

届时海外各地的商船也会争相来大庆贸易,惊叹大庆繁华如天堂,保不齐就想动歪脑筋偷大庆的制茶术、制白糖法呢。

皇帝视线落在最后一句上,向来沉稳的心竟然也生出十分的豪情来。

哪个皇帝不想文治武功、青史留名?

嗯,海外番邦妄图偷制茶术、制糖法?

那可不行!

皇帝思量着要下一道圣旨,严禁各地茶园、茶商将茶籽、制茶术随意传给海外番邦,也要严禁番邦潜入偷学、偷盗茶苗茶籽。

庄稼、蔬菜、瓜果可以互相交换种子,茶叶这种关乎商税大头的经济作物不可以。

如果朝廷有更多银钱,就能在各地开办拼音识字学堂和医馆,就能培育更多高产庄稼,就能在各地继续开办善堂。

就不至于每到灾荒之年就有流民四处流窜,造成地方民乱。

萧先生今儿也没太多心思品尝美食,快速吃完,漱口净手之后又和皇帝一起商量后续事宜。

太子和谢恒也没走。

原本他们白天去试验田,晚上要回东宫学堂上课的。

太子听皇帝和萧先生商量赐封沈氏为针工局驻外掌司,负责研究并传授新式服饰样式,还要任命裴长青为育种司的司正,商量派谁去宣旨。

另外他们商量派人去豆腐村学制白糖术还是请裴家人来京城。

萧先生:“秋收正忙,裴二郎又忙于读书,沈娘子作坊也是离不开人,还是不要随意调动他们的好。”

眼下宣他们进京不方便,还是派人去的好。

皇帝:“派人去豆腐村需要妥善安置住处,裴家的新宅子还没竣工。”

皇帝如今对豆腐村的事儿也非常了解,虽然他每日上朝、批阅奏折、商量政务非常繁忙,可上班之余总得有点娱乐,听豆腐村的热闹就是娱乐。

太子:“爹,这好办,下旨让地方官立刻给他们把房子盖起来,这样钦差就有地方住啦,盖都盖了,就给他们盖大点,多点人也能安置下。”

皇帝微微颔首,确实可行。

过去他把豆腐村裴家当自己的一个田园梦,看着那家人勤勤恳恳地劳作,从家徒四壁到盖起新居,办起作坊,带着全村原本吃个半饱的庄户们都过上好日子,看着他们靠自己的力量一点点地改善生活,建设家园,他心里也有一种满足感。

他从未想过要直接帮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快穿之女配打脸人生娱乐圈的边缘艺术家我的外挂果然有问题嫡次媳吞噬星空:图鉴抱上鱼尾巴后洪荒:我人族圣师,开局创建武道文娱从自媒体开始月光吻过红玫瑰快穿攻略女配要黑化我有无边美貌精灵之我有一个精灵芯片雍正以为我深爱他(清穿)论奶妈如何搞事从美食视频开始的异世界生活隐婚忍界传说,木叶签到五年重生17岁:缘来妻到帝将杀北颂这真是转生眼惊悚降临:这个大哥有亿点猛!这不是钓鱼游戏吗[全息网游]萌宝妈咪是机长西游之西天送葬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