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嗯,的确,他派去的嬷嬷和太监并非寻常人,也不是读书人,自然不会引起别人注意,也不会招惹朝堂反对。
而小太监都是去了势的,以后不会有子嗣,只能忠于他这个皇帝。
让小太监做官不行,教书却没问题。
只要他们忠心办差,以后朝廷可以负责他们养老,给他们一个盼头,即便没有子嗣,也不会老无所依。
皇帝对张公公一番吩咐。
张公公笑得颠颠儿的,“万岁爷英明,恭喜万岁爷,以后万岁爷的诏令就能传遍各村,老百姓也能看到万岁爷的诏令,看谁还敢肆意矫诏。”
皇帝也看到了希望,浑身的疲惫一扫而空,仿佛年轻了十岁,“萧先生实乃大才,朕之智囊,豆腐娘子、裴二郎虽然只是一介布衣,却心系百姓、忠于朝廷,大善!”
他很想御笔亲书“福气娘子”
赐给豆腐娘子,只是萧先生的意思事以密成,事情尚在筹备阶段,不宜张扬,避免生出事端。
不如等事有所成,陛下再论功行赏。
皇帝深以为然。
皇帝又与萧先生商量一番。
豆腐娘子家境普通,房屋狭窄,住不下更多人,而天冷结冰已无法再盖新屋,只能等来年。
小德子四人想必已经学会拼音,不如将他们调回当先生,另外选四名小太监去沈娘子家听使唤。
至于水嬷嬷和宫嬷嬷,萧先生觉得她俩肯定不想回宫,甚至不想离开沈娘子家。
皇帝也需要人常驻那里,不如就让她俩留下,既能看顾沈娘子一家,也能不断调教新的小太监。
皇帝采纳了萧先生的意见。
没有正经读书人那就继续选拔小太监。
乾清宫不够就从尚膳监选。
光禄寺与尚膳监有数千太监,抽调各地籍贯的几十个完全不影响。
从别处抽调可能众臣还有话说,从尚膳监抽调就没问题。
问就是“太子至纯至孝,为皇后娘娘培养御厨”
。
人由张公公亲自选,然后交给锦衣卫调查培训,再送往城郊皇庄待命。
等小德子四人归来,即可赶往皇庄授课。
教完以后那些小太监便由锦衣卫护送前往偏远地区传授拼音识字大法。
皇帝灵感频发,又吩咐张公公,“从东宫选几个小太监,尤其太子身边的人,选俩送过去听沈娘子使唤。”
水嬷嬷说四个小太监一边儿帮作坊干活儿,一边儿学拼音算术的,学得很好。
两位嬷嬷还狂夸豆腐娘子聪慧温柔却有手段,会教育孩子,不但自家儿女教育得孝顺、懂事明理、喜欢读书,还将村里那些顽劣孩童教育得喜欢读书、勤快干活儿、团结友爱。
既然豆腐娘子如此厉害,不如把东宫小太监们也调理一下,以后回来也能更好的引导规劝太子,免得太子过于随性顽劣。
他吩咐另外太监:“宣顾千里。”
顾千里是锦衣卫千户,皇帝亲信之一。
锦衣卫是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后来继任者忌惮太祖遗留的势力不好掌控,慢慢架空,又成立自己的特务机构。
每当发生不太平的政权更迭,继任者便会进行大清洗,尽量架空前朝的势力,培养自己的心腹机构。
元丰帝清心寡欲,不好女色、不好美食、不好享乐,自然而然疏远宦官,打压官宦势力,不肯放权给他们,反而重新启用太祖时期风头无两的锦衣卫。
沉寂数十年的锦衣卫本已日薄西山,如今重受重用,自然很想有一番作为。
他们对皇帝忠心耿耿。
不过元丰帝依然未曾使用他们监视百官,反而更倾向于缉盗、维持治安、打击京中嚣张的权贵子弟。
萧先生见皇帝已有章法,便主动告辞,不想听皇帝给心腹锦衣卫下什么命令。
避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