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俩崽儿也帮忙磨豆浆。
今儿满满一大锅豆浆。
小鹤年满眼期待地看着沈宁,“娘?”
沈宁笑起来,“这两天过路的行人有点多,兴许真能多卖几文钱呢,给你们试试。”
虽然他们不清楚,但是看路上往来行人的数量多起来也能猜测镇上或者哪里可能有什么活动。
这种活动会短时间内集中大量人口,是卖小吃的好时机,当然是他们本地人的机会,像她这种乡下外地的,挑着担子赶大老远去凑热闹,比当地人交双倍的税,还要和那么多小商贩竞争,没有任何优势。
毕竟食材有限,她也没有金手指,做不出独一无二的吃食,人家不是非她不可。
只能羡慕一下城里人。
要满足小鹤年摆摊儿的机会,沈宁先盛出一瓦罐豆浆。
撇掉浮沫点豆腐,过会儿又盛出一瓦盆豆腐脑。
剩下的直接点豆腐。
为了出数,今儿没做豆干。
豆干压得更加结实,如果没有卤料,吃起来还不如豆腐口感好。
香料太贵,她也舍不得做,就怕豆干卖不出香料的钱。
等男人们干完活儿回家的时候,豆腐也压制成型了。
沈宁每家切了多半斤给他们带回去。
没有那么多容器,就用洗净的槲叶包着。
槲树是多年生灌木,主干容易弯曲不能成材,生长速度还慢,农户不爱栽种,一般都在野外恣意生长,大家砍来当柴火。
不过它的叶子很大,像荷叶,洗净晾干可以包食物,还有人喜欢用它包粽子。
小鹤年和小珍珠采了不少回来,现在包豆腐刚好。
裴大伯几个连连推辞,“不用天天给俺们,你端出去跟村里人换豆子。”
知道一斤豆子出三斤多豆腐以后,他觉得六两豆子换一斤豆腐他就很乐意换,七两……也行,再多就得考虑考虑了。
六两的话他愿意隔天换一次,七两就三天换,八两就是半斤,那他都得多隔两天才会换呢。
即便外人不知道一斤豆子出几斤豆腐,但是吃过以后也有感觉。
六两他们觉得实惠,七零凑合,八两就会觉得贵了。
乡下人就是这样,一把豆子都要计较的,要不养活一家子。
沈宁笑道:“还有呢,大伯你们回去跟村里人招呼一声,有愿意吃豆腐的就拿这么一碗豆子换一块豆腐。”
沈宁拿出一个豁口茶碗,是吴秀娥嫌破丢给二房的。
沈宁给的比例就是六两出头的豆子换一斤豆腐。
这样换豆腐的人不觉得亏,她也不亏,当然也没多少赚头。
这个重量是裴长青掂量出来的。
大差不差,反正庄户人也不讲究重量,一般都是看体积。
一茶碗黄豆能换巴掌大的豆腐厚块,他们自然乐意的。
不爱要豆腐的,还可以换豆腐脑。
豆腐脑就更便宜,一茶碗黄豆可以换一大碗豆花,还加上料汁儿。
她还得强调数量有限,想换的速来。
裴大伯等人答应着,看看沈宁给自家的豆腐,顿觉赚了便宜。
有心里舒坦的,有不好意思的,觉得二郎才分家,这么吃亏可不行。
裴大伯想的是傍晚得多干一会儿才行。
拿回家张氏想的是这么换沈宁肯定不赚钱,那她出去卖得用大点的茶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