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34章 实施细(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对于大明社会现状的理解,朱高炽自知不及这些六部官员,因此他们的意见至关重要。

然而,朱高炽也有自己的原则和见解,不会受人摆布。

毕竟他的目标,是让驿站改革之策在大明全国推行开来。

理清思绪后,朱高炽望向官员们,眼神毫无畏惧。

"世子殿下!

"首先发言的是中书舍人刘三吾,得知驿站改革的创作者后,他的立场已悄然改变,此刻发言只为完善驿站制度。

"邮驿乃朝廷出资设立,旨在传达国之重务,军事秘事。

若依殿下之意,向平民敞开,恐加重驿站负担,减少处理紧急军务之人,一旦延误军情,岂非得不偿失?再者,若让商贾借驿站休息,岂非降低了其应有的尊严地位?"刘三吾直言不讳,历来的商人阶层确实低位,驿站服务官僚,沾染商业气息,确有悖于等级秩序。

民间对信息传递的需求旺盛,这必然挤占大部分驿站资源。

大明朝虽交通便利,但马车速度有限,两地相思唯有书信可解。

朱高炽听后沉思片刻,回应道:"此事易解。

国事传递需速,百姓家书则不同。

我们可以设定两条路径,由不同人负责。

"

他展开一张黄纸,拿起笔开始绘制。

"各位,请看这里。

以京城为例,据户部档案,城中有数十万商人,数万士子及若干劳工。

"

户部尚书点头,这些数据无误。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眼中闪烁精光,这小子短时间内对京城如此了解,显然早有准备。

"当然,这些人大多非京城土生,故家人不在本地,每人每年至少需寄五封家书报平安,这个数量合理吧?"

朱高炽话音未落,便抬眼发问。

大臣们愣了愣,随即默认地点了头。

"这意味着每年仅家书传递就有五十多万次,如此大规模的信息流通,若纳入驿站管理,驿站就不会闲置。

"

"工作量增加,驿站需更多仆役和马匹,也能缓解大明零散劳动力的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

朱高炽的话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兴趣。

"殿下,百姓的信件是否需按急件标准运送?"

"不必,即使我们有能力,百姓也可能负担不起费用。

"

朱高炽放下纸,慢慢解释。

"如今驿站多数闲置,那些用于传递信息的良驹都养肥了,也该让他们活动活动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医女凰人在港综,开局陪大嫂做头发神医魔后我能看到准确率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我在末世开商店秦时明月之侠道墨问名侦探柯南之溷吃等死成为影帝私生女之后抽卡救不了诡异世界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龙耀九天军少心尖宠:早安,小妞海贼之最强皇副Mr3魔境主宰数风流人物穿成雍正后我成了万人迷重生之惊羽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飘渺星程读心萌宝:咱把阿娘宠上天!诸天演道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老祖出棺秋色揽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