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伯喈先生真性情中人。”
乔琰语气中不乏感慨,“蔡家妹妹请随我来吧。”
旁人或许不敢确定,乔琰却深知,蔡邕的表现绝不是作秀,因为他本就是个会对旁人的恩情赏识诚心相报之人。
否则,他大约也不会因为董卓死后的一声叹息而断送了性命。
她想了想又道:“我听过蔡家妹妹的名字,你与我同名,皆为一个琰字。”
这实在是一种特别的缘分,也未尝不是个开启话题的苗头。
只是蔡琰早熟且谨慎,当即回道:“为尊者讳,乔侯唤我小字昭姬便是。”
蔡邕在文学创作和书法艺术上的造诣均非同凡响,又只得了那么两个女儿,便将自己所学所思在女儿开蒙后倾囊相授,蔡琰又才气卓然,蔡邕见之心喜,便早早地给她取了个字。
琰玉之华昭然,便引为一个昭字。
如今见乔琰与她同名,正好以字相称以示区分。
不过这名相同的话题虽被蔡琰以一句“可称为昭姬”
所打断,以乔琰所见,昭姬二字又实在是个格外与她相称的名字。
她年纪尚小,在相貌上也颇显清若幽兰的骨相,可在她的眼神里却已自有一派区明风烈之态,正是一个“昭”
字可表。
乔琰顺势改了口,唤了句昭姬。
蔡琰平日里甚少与同龄人相处,并未意识到这大不了她几岁的乐平侯对她的另眼相待,只以为是因为父亲的缘故,加之她在在场来客之中年龄最幼,而对她有些照顾而已。
何况,两人一道踏入灵堂之时,便见蔡邕伏于乔玄棺前悲哭,着实是这些前来凭吊之人中表现得最为激烈的一个。
在他有些凌乱不成语句里,两人勉强辨别出,他在说的乃是建宁四年的旧事。
建宁四年,也就是十三年前。
彼时的蔡邕居于家中无所事事,成天只和古玩为伍,免得被当时得势的中常侍抓去,从事个鼓琴奏乐的活计,唯独乔玄格外看重他的才华,让他先当了掾属,又外派去从县长做起,一路升迁到了议郎的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