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十二章 乡村探亲(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姚永忠家有两位远房亲戚,都是母亲赵秀云的姨表兄,家住离县城20多里的小张庄。

大表哥叫张厚德,六十多岁,鹤髮童顏,脸上飘著长长的雪白鬍鬚,总是笑眯眯的模样;二表哥叫张明德,比老大小三岁,儿时害过天,留下一脸的麻坑,看上去有些嚇人。

县城逢集的时候,老哥俩常常借著赶集的机会来家里做客,每次都会带上一大袋炒生、大米膨化的小圆饼等孩子们爱吃的东西,很受姚永忠兄妹三人的欢迎,见了都亲切地称呼他们表大爷。

小张庄有八百多口人,因村民主要姓氏得名,张姓祖先是明朝早期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移而来,后人在这里世世代代生活了几百年。

秋月河自北向南从小张庄西侧流过,经骆马湖进入淮河,一路东流入海,相传为明正德朝名臣张廷阶所修。

张廷阶是本村张姓家族的先人,幼时丧父,家贫如洗,多靠母亲含薪如苦抚养。

他天资聪颖,自幼严守母训、发奋读书,虽歷经各种磨难,终乃考中进士,踏上仕途,官至御史大夫,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后因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受到奸臣严嵩的妒嫉、排挤,愤而辞官还乡。

回乡后,为灌溉田地、根治水患,张廷阶变卖家產,带领当地老百姓兴修水利,用时五年开挖了一条六十多里长的河道,由於秋季竣工、状似弯月,遂被命名为秋月河,一直沿袭到后世。

秋月河是小张庄人的母亲河,靠她饮水、种粮、排涝,养育和庇护著全村男女老少。

张厚德、张明德两家人沿河而居,承蒙了上天和祖先的恩赐,延续著这个家族的繁洐生息。

张明德长著一张麻脸,面貌丑陋,却和老伴育有三个如似玉的闺女,分別叫大贞、二贞和小贞,远村近邻没有不知晓的。

他头脑精明,不光能种好自留地,还经常做些小生意,挣了不少钱,日子过得很滋润,家境在十里八乡也数得著,唯一的心病是老伴没能为他生个儿子,总觉得在別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张厚德有四个儿子,日子过得比较窘迫,看到亲兄弟没人传后也很是著急,就想了个两全其美的主意,打算把小儿子栓柱过继给他。

这件事说开后,正合张明德之意,很爽快地答应了。

於是,两家选个吉日摆了一桌酒席,正式把事情定下来,公而告之,张明德明正言顺地有了个儿子,总算消除了一块心病。

芒种快到了,姚学庭、赵秀云夫妇俩利用周日带著儿子去小张庄走亲戚,姚永忠和弟弟坐在自行车后座上隨行。

不一会儿,出城来到乡间土路,穿梭於树荫之中,向路两边放眼望去,蓝天烈日下,一片片金黄色的麦浪隨风而动,宛若梵谷笔下的油画名作,令人心生震撼。

他们先来到张厚德家,大门敞了条缝,进院后发现人不在,就在堂屋门口放下两瓶麦乳精和两包桃酥,转身去了二表哥家。

张明德看到表妹一家人来串门,拉著老伴急忙迎了上去,热情招呼並故作嗔怪地说:“学庭、秀云来了,你看看,来就来吧,怎么还带东西,快进家坐坐。”

刚落座,又喊道:“孩他娘,快泡上茶,把那个西瓜切了。”

大人们在屋里喝茶啦呱,姚永忠兄弟俩走出来找了个荫凉地啃著西瓜。

这时,一个扎著两条又粗又黑髮辫的漂亮姑娘推门进来,衝著他俩用银铃般地声音说道:“两位小表弟,还认得俺吗?”

没等反应过来,又瞪著一双大眼睛逗笑道:“连小贞姐都不记得了?你们光屁股的时候还被俺还抱过呢,哈哈!”

姚永忠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轻轻叫了声:“小贞姐好。”

赵秀云看到小贞,忍不住夸讚道:“这才年把没见,你这孩子出落得更俊啦,真应了那句老话,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呢。”

张明德接上话茬:“好看有什么用,快二十了,还像个疯丫头,人家给介绍了好几个对象,哪个条件都不赖,她就是不听话,一个都没去见,再这样下去,怕是以后找不到婆家嘍!”

小贞回嘴:“爹,我年龄又不大,干嘛那么著急,还当著表姑的面数落我,哼,就不听,我帮娘做饭去。”

天快过晌,小贞和她娘忙活起来,特意杀了一只家养的草鸡和一条从秋月河捕来餵著的鲤鱼,张罗了一桌丰盛的庄户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叶先生休想靠崽留下我神医魔后我在诸天轮回封神诱妻深宠,厉少夫人又撩人了妙木山的塔姆仙人全京城都盼着我被休万界大表哥真千金靠玄学成为国宝被反派大佬捡回去后斗破苍穹神之炎帝锦堂归燕超虚拟世界首辅家的小娇妻一人之开始的道爷拯救美强惨男主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我靠背诵唐诗宋词飞升剑气长安全球进化:我返祖了盘古!诸天之从新做人试婚一百天:老公送上门重生的我只想专心学习水与火(原名服不服)神州雁回世子的小青梅作且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