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初在选址设计钢城轧钢厂的时候李学武就有考虑到,同集团管委会讨论了有关于技术和生产相结合的工业结构。
冶金厂的技术变革和厂区建设要随着技术引进的程序和顺序进行调整,而轧钢厂的建设施工则要提前与冶金厂的进度进行对接。
也就是要达成两个工厂部分项目无缝衔接的效果,实现最短运输距离。
将红星轧钢厂搬迁至钢城,与完成技术和生产变革的钢城冶金厂组合在一起,对比以前每年至少要给红星钢铁集团节省超过百万元的运输费用,说搬迁和建设费高昂,其实这么一算也是值得的。
冶金厂出来的产品只是原材料,经过轧钢厂的塑性才是真正的工业标准件。
以前的炼钢厂在辽东并不起眼,当初红星厂收购这座厂的时候就是小工厂。
只是随着这么多年的成长,再加上这几年的变革实现了突破,让冶金厂在特种钢材和有色金属冶炼领域成为了辽东工业的佼佼者。
如果再搭配现代化、高产能的轧钢厂,那胡可相信辽东工业一定会培养出更多钢铁工业下游产业。
有产业才会有企业,有企业才会有经济,有经济才会有建设。
所以支持企业进行产业化建设是惠及工业系统的良策,他给李学武打电话也是就这一点,想要谈谈煤矿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李学武先是听了他对此次调研辽东煤矿行业的评价和担忧,又听他讲了正在建设施工的红星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矿业公司的几处矿产情况,对比之下优劣显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他给胡可回复道:“红星管理模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建设起来的,您还是要有点耐心才好。”
“我倒是有耐心,可就怕没时间了啊。”
胡可语气中充满了忧虑,道:“上一次我同你介绍的煤矿行业情况还只是我从报告上看来的片面之词,这一次亲眼所见,我是真不敢相信,会有这么多的问题。”
“哪个工业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工业是不存在的,我们工作的目标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您说对吧?”
李学武先是安慰了他一句,这才讲道:“我来辽东一个月了,还没有去矿上看一看,这个月月底我可能要过去。”
“先进的管理模式是我能想到的提升矿业产业产能的一个必要因素。”
胡可在电话里讲道:“我给你打电话是想问问能不能将矿业整合的速度加快加深,尽快将红星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展现出来,将影响提升取来。”
“我倒是也想,可没这个本事啊。”
李学武苦笑道:“说白了,红星管理模式是依靠集团对人事变革的促进和调整,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只是这种培养政策刚刚执行不到三年,恐怕力有不逮啊。”
“唉??”
胡可在电话里叹息一声,道:“真如你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慢慢来吧,现状要改变,只能通过人才培养,毕竟事情都是人做的嘛。”
李学武回应道:“我倒是很希望您能穿针引线,将辽东的优秀学子介绍到红星钢铁集团进行淬炼,也希望您能引荐辽东的工业学校与我们进行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
“没问题,这是好事嘛。”
胡可笑了笑,说道:“就算你不提我也要说的,校企合作完全可以展开,我们也算近水楼台先得月,你们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都可以算在这一次的合作范围内,找个时间坐下来谈一谈。”
“那我可就静候佳音了。”
李学武笑着说道:“我们集团谷副主任负责这项工作,下来我跟她汇报这件事,等您有时间了,我约她来辽东,咱们校企合作,共襄盛举,将人才培养机制推广开。”
“好,好,我来办,你等我消息吧。”
胡可在电话里连连答应着,同时讲道:“今年应该是大学毕业生执行分配的最后时期了,你那边也要做好准备。”
“谢谢,谢谢胡主任。”
李学武听他如此说,看来是有确切消息了,想想也是,这都三月份了。
三月春归留不住,春归春意难分付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