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可以模拟所有事,唯独模拟不了‘我自己写下的那句定义’。”
“我要用它,让大家看见,我才是唯一能锚定这一切的人。”
她的目光越过街口,看向曾被封锁的那面灰墙。
那里,曾经浮现她第一次输入的那一行字:【存在锚点:初夏玻璃映像手中伞柄的触感】她走过去,按下重新唤醒指令。
灰墙亮起的瞬间,系统却发出另一道提示音:【锚点访问冲突:识别到多个来源】【请验证原初定义者身份】她冷笑。
“很好,系统终于也分不清了。”
,!
“那我就让它知道——我不是‘第二个’。”
副本结构深层开始震动,不是视觉层的解构,而是概念层的重构碰撞。
苏离与她的映像体,同时站在那面灰墙前。
墙上浮现的定义框输入栏,正对两个身影开放——系统无法区分谁才是最早输入“存在锚点”
的主体。
那一行熟悉的字句在被副本反复调用后,早已被复制进多个缓存区。
【系统冲突:锚点记录存在重叠结构】【验证流程启动:人格一致性对抗测试】【规则:双方输入关于“锚点”
的补充定义,优胜者获得访问权】那一刻,空气静止。
苏离望向她的映像体,对方也以同样的眼神凝视她。
那是镜子吗?不是。
她终于明白,自己不是在看另一个她,而是在对峙一段集体对她认知的集合体。
这个人,是所有节点、所有副本经历、所有行为预设——所“演算”
出的最被认同的苏离”
。
她必须打败的,不是另一个个体,而是所有人记忆中那个“她应该是这样的人”
的幻想。
系统发出提示音:【30秒内输入补充锚点定义】苏离深吸一口气,闭上眼。
她脑中掠过无数记忆——失败的副本、被封锁的节点、昭渊在意识中隐约浮现的声音、林烬递来数据包时掌心的温度……直到她想起一个细节。
不是战斗,不是决策,也不是定义本身。
——是她曾躲在便利贴墙下,在昏黄灯光下咬着笔杆发呆的时候,意识里唯一真实存在过的微光。
她睁开眼,在提示框中写下:【补充定义:黄光纸上笔痕未被记录的走神瞬间】与此同时,映像体也写下了补充内容:【补充定义:重复执行感知回溯逻辑自洽的唯一反馈】系统运算开始。
……数秒后,灰墙亮起系统评判语:【真实锚点识别成功:Δ类主体输入匹配度为913】【映像体输入匹配度为876】【锚点访问权回归原定义者】苏离赢了。
不是因为她输入得更完整,而是她输入的是“无法被记录的东西”
。
她用“走神”
击败了“完美”
。
但这场胜利,远未结束。
系统只是撤回了锚点记录权限,却没有撤销对映像体的映射。
街区另一侧,节点们的讨论仍在继续。
“你确定她就是那个最初发起逆转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