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等张姐把菜都烧好,江梨招呼大家过去吃饭,拿出酒给纪父和纪博文他们倒上,又开了几瓶健力宝给女同志。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纪家人不动声色的观察着三个孩子和林川柏夫妇互动。
纪母见江梨会把三个孩子喜欢吃的菜夹到他们碗里,月月吃梭子蟹只喜欢吃蟹膏不喜欢吃白的蟹肉,星星则相反,她会把蟹膏挑出来给月月,蟹肉留给星星。
她也不会惯着孩子,不许星星偷喝冰饮料,不让月月离太近看电视。
当然,纪母也发现林川柏对江梨的女儿也很好,看得出来小姑娘也很信任他,她吃不完的米饭推给林川柏,林川柏也没有嫌弃,都倒进自己的碗里,又给江晓晓夹了半碗炒粉干,哄着她吃。
小姑娘吃了饭后,还会跑到林川柏身边,往他背上爬,想要吊在他身上,林川柏只是宠溺的笑笑,还反手拖着她,以免她掉下来。
回家的路上,纪母心情也很是复杂,对纪父道:“等明珍以后回国,孩子们不知道还能不能记得他们妈妈……如果当年她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现在一家人多幸福。”
纪父道:“别想这些了,明珍既然选择了她自己想要走的路,我们就要支持她一直往前走,她追求事业,不能照顾孩子,我们就替她多照看一眼,好在小江为人不错,孩子们能和她相处融洽,这也是孩子们的幸事。”
三个孩子放暑假就来省城,而不是留在老家,等开学后再上来,就是想让他们提前过来适应一下这里的环境。
三个孩子出门因为口音问题,被周围孩子发现他们不是本地人,有孩子直接就嘲笑他们是‘乡巴佬’!
江晓晓只会说带着苍平口音的普通话,双胞胎以前刚到县城,还因为不会说当地方言被排斥,等他们在那里生活了两年,终于学会了苍平方言,把省城这边的方言忘了时,又回到了这里生活。
人口流动的时代还没有到来,现在地方意识还很强,不仅孩子们遭到同龄人的排斥,江梨也没有被周围邻居的圈子所接纳。
虽然她搬进来时,给每家送了东西,后来有人家不愿意平白收到东西,还会给她回礼,彼此关系却一直生疏,没有她想的容易打交道。
倒是楼下202的那家女主人,前几天还带着绿豆糕上来,在家里坐了一会儿。
她进门后,提出参观一下他们房子,江梨带她四下看了一眼,她脚踩着实木地板,把房子的家具和电器都打量一遍后,略带惊讶道,“你们家的条件挺好的,彩电冰箱都有?林医生在县城的时候,自己开诊所赚的钱吗?”
“老林一直在医院上班,领的都是死工资。”
江梨笑笑道。
“这些不会都是你赚回来的吧?个体户这么赚钱的吗,你以前做什么买卖的?”
“在县城开了一家饭店。”
“怪不得,现在省城的餐饮小店生意也很好,我们小区门口那家大排面店,一天不知道要卖出去多少份,夫妻俩从早忙到晚,虽然辛苦了一点,赚的肯定不少。
你来省城后,老家的店关了吧,是想在省城继续开饭店吗?什么时候有机会尝尝你的手艺。”
“没问题,随时欢迎。”
“对了,你家那个是亲戚吧?是打算在你们这里一直住下去吗?”
江梨知道她说的是张姐,“没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要住下去。”
“这就是你们小地方上来的人的麻烦,家里亲戚太多,今天这个要来住两天,明天那个要来住几天,过来看病的,找活干的,全找上你们了。”
江梨笑笑也没说话。
过几天张姐帮四楼的一个老太太把五十斤的大米扛上楼,老太太一定要留她进屋喝杯茶,两个人操着方言半普也能聊起天,张姐倒是从她这里打听到不少八卦。
“我们栋楼,除了我们这个2单元,其他单元住的全是部属研究所的职工,附近几栋楼,住的也都是大学里的讲师、教授这些文化人……”
江梨购买这间商品房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情况,这个地段算是文教区,附近好几所大学,翠华小区是去年新建的,有高校和研究所集体购入大量房源作为职工福利分房,江梨还是找了纪博文的关系,才能拿到其中一套八十几方的房子。
“我们对面四十几方那户的两口子,听说都是研究所的研究员,两个人这么多年不要孩子,就是没放弃申请公费出国……”
“我们楼下202的那家,男人是所里的什么主任,是个领导,他现在的爱人是后娶的,和原配结婚十几年都没孩子,好不容易怀上一个,结果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没了,留下一个男孩今年七岁。”
江梨从张姐这里倒是把楼里住户情况了解个遍,他们都是一个单位的,自己一家人算是实实在在的外来者。
来了省城后,就不放心放孩子们在外面乱跑,毕竟省城太大,路上还有来往的小汽车,不像在苍平可以随便放他们出去撒欢。
江梨这段时间没什么事,就带着他们去少年宫,看看有没有什么兴趣班可以报名参加。
暑假少年宫全是孩子,兴趣班也很多,书画类的有学毛笔书法、国画、素描水粉;音乐与舞蹈的有合唱团、民族舞蹈、戏剧表演;还有科技与实践类的,像气象观测、航海航空模型、无线电组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