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忆起往事,太后低头垂泪,慌得永琦用小手去擦,嘴里糯糯喊着:“皇玛姆不哭。”
鄂婉抱紧永瑞,眼泪滚落。
永瑞看了永琦一眼,笑着仰起头,张开嘴巴去接泪水,滑稽的样子逗笑了永琦,却看哭了屋中所有人。
“太后,是七阿哥回来了!”
乌嬷嬷看见这样熟悉的一幕,老泪纵横,再也顾不得规矩和忌讳,哽咽着说。
鄂婉借着拭泪的机会,朝明玉递去一个眼神。
明玉会意,含泪说:“当年若不是和亲王舍不得自己的儿子,七阿哥也不会那么早被送去种痘……”
乌嬷嬷的儿子、孙子都在内务府当差,最近被总管内务府的和亲王查出贪了银子,二话不说就打,半点面子都不给。
在内务府当差的,哪个不贪银子,和亲王也照样贪。
和亲王吃肉,连口汤都不给底下人喝,也忒可恶了。
“是啊,当年圣祖爷在旗人中间推广人痘,老裕亲王立刻站出来支持,让世子第一个接种。”
乌嬷嬷适时接话:“皇上待和亲王如一奶同胞的亲弟弟,轮到和亲王支持皇上的时候,他说他舍不得儿子。
皇上也是没办法了,这才和先皇后商量,让七阿哥去种痘。”
说着说着呜咽起来:“可怜七阿哥身子骨弱——在除夕夜就走了——他还那么小——黄泉路上要一个人走——”
她的儿子、孙子都挨了打,找太后也不中用,最后还是皇贵妃说动了皇上才保住了两个人的差事。
今日见皇贵妃有意针对和亲王,乌嬷嬷瞅准机会,说什么也要踩上两脚。
经过乌嬷嬷这一番连说带唱,太后果然动怒了,掐着佛珠的手微微发抖。
“朕过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太后忽然与朕说起了推广牛痘疫苗的事。”
中午,乾隆带着永琛、永琪到翊坤宫来用膳,与鄂婉说起此事:“太后谨守祖训,从来不肯干预朝政,今日还是第一次。”
鄂婉给永琛和永琪夹菜,垂着眼说:“太后信佛,信佛的人都心善,最见不得黎民百姓受苦。”
“说完疫苗的事,太后翻旧账,又数落起了弘昼的不是。”
乾隆觉得很反常,问过才知道上午只有鄂婉带着孩子们去请过安。
不等鄂婉接话,永琪已然道:“皇阿玛忘了,五叔上个月打了乌嬷嬷儿子和孙子板子。
乌嬷嬷最疼她孙子,想来是在皇玛姆面前告状了。”
永琪今年十二岁,除了陪永琛读书,已经开始在内务府历练,跟着和亲王办一些简单的差事。
乾隆闻言点点头:“亏得你提醒,倒是把这事忘了。”
永琛本来在默默吃饭,听到这里忽然放下碗筷说:“皇阿玛,儿子觉得皇玛姆所言不错。
今日先生讲了《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其文有云,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乾隆挑眉,没想到一个四岁的孩子能用《孟子》来劝谏他,故意板起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不过是老生常谈。
在民间推广牛痘疫苗要花很多银子,朕也很为难。”
早朝上议起这件事的时候,永琛也在场,把和亲王的话听了一个齐全,当时他就觉得很不妥。
奈何他只是观政,并不许开口,便忍下了。
回到南书房与五哥说起,五哥让他专心读书不要管。
他问小舅舅:“为什么书里讲的,和朝堂上的不一样?为什么五叔反对推广牛痘疫苗,救百姓于水火?为什么朝廷要防着百姓?”
小舅舅告诉他:“朝廷以少数的旗人统治多数的汉人,这便是症结所在。
而四书五经本来就是汉人的经典,以汉人制汉人,自然与以旗人治汉人不一样。”
他当时陷入沉思,却在今日的饭桌上忽然想明白了,斟酌道:“书里讲的都是以汉人制汉人的法子,并没提到以旗人治汉人,以少数治多数的方法。
儿臣认为,若朝廷以为自己是旗人的朝廷,那么百姓也会以为朝廷是旗人的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