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反倒是明玉最近帮着她干这干那,都累瘦了,鄂婉想留她在身边补足了精气神再回去。
鄂婉的心意明玉领了,但明玉表示留下也补不了精气神,鄂婉问为什么,明玉看她:“晚上动静越来越大,睡不着。”
鄂婉:“……”
春暖花开的时候,鄂婉手握三子晋封皇贵妃,前朝后宫再无一人反对。
第78章博弈太后,是七阿哥回来了!
鄂婉怀着双生子的时候,太医院开始研究牛痘,到双生子快满两岁,首批牛痘疫苗问世。
相当于把后世的技术与当时的生产力嫁接,以太医院为据点,集结了全国人痘方面的专家,甚至一些旅居的传教士,终于做出了第一支可注射的牛痘疫苗。
恰逢南直隶闹天花,太医院立刻带上价值连城的牛痘疫苗赶往疫区,很快掐断了天花病毒的转播。
太医信心满满地去,敲锣打鼓地回,一度被南直隶的百姓视为神仙。
太医院不敢居功,把神仙的形象套在了鄂婉身上。
等太医院派去的人返回京城,南直隶都传开了,说宫里的皇贵妃是痘疹娘娘下凡。
“江南好,好江南,痘疹娘娘下人间。
西巡路上得妙药,挤出牛痘化金丹。
小金簪,点臂间,孩儿不闹痘儿蔫。
昔日红点爬满脸,今日笑涡映春帘。
婆婆挎篮送莲藕,阿爹挥锄下田欢。
都说娘娘手儿巧,种下平安满江南。
痘儿圆,井水甜,歌声飘过十八弯。
牛痘花开百姓家,岁岁安康乾隆年。”
永琛摇着小脑袋背完了南直隶传唱的童谣,一脸与有荣焉道:“舅舅说这首童谣是南直隶的百姓为额娘所做,舅舅还说南直隶好多个痘疹娘娘庙都换成了额娘的生祠。”
“舅舅?”
鄂婉诧异地看向皇上。
不等皇上开口,永琛已然笑道:“是小舅舅,他被皇阿玛调来南书房教我和五哥读书。
五哥可喜欢小舅舅了,每天缠着他问这问那。
小舅舅去过好多地方,还写了一本游记,皇阿玛也在看呢,说很有趣。”
“皇上,九十四还年轻,哪里教过学生?”
真不是鄂婉谦虚,九十四从小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
他寄情山水,边游玩边读书,与宫里对皇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的教育理念南辕北辙。
“朕试过九十四的学问,给永琛启蒙,教永琪读书绰绰有余。”
乾隆本人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的受害者,当年为了完成皇玛法安排的学习任务,他背书背到喉咙破裂出血。
当时他就在想,还好他不是皇玛法的儿子,不然早疯了,可能都熬不到二伯那么大岁数。
己所不欲,他便不想再将这个恐怖的学习任务加诸在儿子身上。
当然,仅限于聪明的儿子,那些不聪明的还是按老办法来。
也不怪鄂婉会这样想,宫里对皇子的教学模式基本在皇玛法执政时便固定下来,翰林院那些侍讲学士都是这么教,甚至他们自己都可能是这么学的。
想要突破很难,乾隆试用了几个人都不满意,这才将九十四从翰林院调到南书房来教永琛和永琪。
去年春闱,九十四高中探花,之后通过庶吉士的考试入翰林院做了编修。
同年娶大学士高斌的小女儿高妙宜为妻,婚后夫妻和睦,家宅安宁。
牛痘疫苗在南直隶临床试用成功,很快在江南推广开来,但由于注射器和针头造价昂贵,牛痘脓液提纯也需要大量人工,导致疫苗价格高昂,普通百姓家负担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