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沉默许久,顾慕言打开人工智脑。
“给予个人记录视频权限一次,分析关键词“方时”
的情感,以喜欢为分析倾向。”
不确定自己判断出来的,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顾慕言打算参考下人工智脑的回答。
毕竟,上次就是因为它,让顾慕言察觉到自身问题的。
“好的,已获得权限,正在分析中……”
“已完成,女士您需要文字版本还是智能版本。”
只是几秒钟,就完成数据获取和分析,人工智脑很人性化地询问道。
“智能版本。”
并不打算看很多文字,顾慕言直接选择道。
“好的。”
“是否继承之前的记忆模板回答?”
想起之前问的记录,顾慕言思考了下,还是同意继续沿用。
“继续。”
“好的,已选择。”
“话语风格请选择,虚假真实。”
“……真实。”
一旦用人工智脑分析个人情感方面的问题,就会涉及很多前提选择。
以前顾慕言还觉得会问人工智脑感情问题的人,很愚蠢和好笑。
现在轮到自己了,才知道为什么军校时期的那些同学,会一边气愤地说‘麻烦得不行,比双亲还要烦。
’的评价,一边又忍着气愤继续询问。
“好的,已选择。”
“根据视频内容,您在校园时期展现的「反传统omega行为」(如冷静拒绝alpha搭讪、救助宠物星兽),打破了方时对「常识性omega」的固有认知。”
“方时好像认为您是很善良的人。”
“方时对您的关注呈现「渐进式渗透」轨迹:从第一个视频刻度的‘模糊声音下的观察’,到第二个刻度的‘模糊边缘人身影’,再到第三个刻度的‘主动近距离接触’,耗时一年半。”
“值得注意的是,未被记录的时间维度中,存在「持续性隐性关注」的概率高达87%”
听到这里,顾慕言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方时是以为她是“善良”
的好人,才开始关注她,直到喜欢她的。
“根据您之前提供的内容,我判断出来方时以前对您的误会很深。”
“方时早期对您的情感锚点可归纳为「善良误判」:
她将您出于任务惯性的行为(如递水给流浪汉,救下宠物星兽),解读为「非功利性善意的真实流露」,并以此为起点构建「理想伴侣」的认知模型。”
顾慕言没有让人工智脑停下分析,因此在短暂停顿下,人工智脑就自动说下去。
“根据您此前的提问和现实情况数据补充,及当前情境分析,方时对您的认知正经历「理想祛魅」的过程。”
“随着您逐渐暴露与她「非功利性善良」想象相悖的行为特质,其情感防御机制将被进一步触发。
具体表现为反抗强度与认知落差,呈正相关增长。”
人工端脑继续喋喋不休地说着。
“这种「理想祛魅」在生理层面的具象化表现,体现为信息素排斥反应的加剧,以及不愿意身体接触,沟通对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