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仅此还是不够的,床上要安蚊帐,野外要准备蒲扇,不但驱赶炎热,更重要的是驱赶蚊子。
山区农村的盛夏,夜空之中,群星璀璨,是那么亮丽,又是那么深邃,引无数好奇和遐想。
躺在竹床或者躺椅之上,常缠着父亲问这问那,了解到不少天体知识,听到不少神话故事。
从父亲那里收获的知识和故事,很快就会到小伙伴们面前吹嘘炫耀,每次都会相当自豪地在前面加上“我父亲说”
,“我父亲说”
是童年时代无知孩童的口头禅,只要是父亲说的,都认为是对的,都深信不疑。
那时条件艰苦,物资匮乏,并没有水泥铺就地面,当然也没有那个经济实力购买。
“禾场”
其实就是一块整平的田地,不象现在,家家门前都是一片开阔硬实的水泥地。
勤劳一些的家庭,也只是从附近小河中,挖来些沙子,铺垫在“禾场”
上,使地面硬实平整,方便晾晒稻谷。
如果遇雨天,经雨水浸泡,“禾场”
常成烂泥地,难以行走。
因此“禾场”
不能直接晒稻谷,而是要用到“晒垫”
,将稻谷倒在“晒垫”
上来晒。
各家田地都较多,“禾场”
因此都比较开阔,往往能铺上十几床“晒垫”
,家门口位置窄的,还要另择开阔地带开辟“禾场”
。
“晒垫”
就是用竹篾编制而成,竹篾大约有一指来宽,薄到可能只有一毫米,一片片竹篾在篾匠师傅的手指中,飞快交替编制,一边还要用特制的扁长铁片推击,使拼接得细密严实。
最后四周用棕绳锁边,制成之后,在一端的正中位置,留出来了一段棕绳,用来捆绑。
看起来像是一个个方格拼凑,略带美感,韵味十足。
“晒垫”
利用了竹子的韧性,可以卷起,可以摊开。
一张“晒垫”
,摊开之后非常宽大,一般都是一丈来宽,两丈来长,齐齐整整的长方形。
又能卷成一个较细长的圆筒,棕绳捆紧,扛起放在屋檐,放成一排,以避露水或雨水打湿。
因为是竹子制成,不能受潮,否则容易糜烂。
收割稻谷季节,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农家就将“晒垫”
从屋檐下扛出,在“禾场”
上铺开,然后再从家中挑出未晒透的稻谷,或者刚从田地里收割来的稻谷,倒在“晒垫”
之上,摊平成薄薄的一层,利用太阳晒干晒透。
等到太阳下山,再将稻谷收起来,晒透了的入仓屯积,没晒透的收在箩筐之中,挑回家中来日再晒。
箩筐也是用竹篾编制而成,一年的收成都在箩筐之中,等待交足公家的“提留”
,等待送到粮站收购。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