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作田塍”
要有经验,农田中用铁钯,将湿润的泥土均匀堆在田塍上,泥土干透之后,重新变宽变结实,等待“双抢”
到来,等待负重而行。
也不是每条田塍都要“削坎”
,有时会直接以泥土堆积,有些深水田,泥土太稀无法钯起,是无法“作田塍”
的,那里只能任由杂草自然生长,自然枯败。
因此田塍也很肥沃,不少农家会在上面种植大豆,刚作好的田塍上,将豆苗一路摆放过去,田地之中抓起一把泥,扣在豆苗根部,就能成活。
春季种下,晚稻成熟前就能收获。
“作田塍”
也方便了“照鱼”
,方便行走,不用担心虫蛇,如果遇到田塍未干透,或者种植了大豆,就要特别小心,以免破坏田塍或豆苗,否则会被主人责骂。
田塍上的细小“疤茅”
,刚冒出地面时,有坚硬外壳包裹,特别锋利,有时甚至能刺穿胶鞋底,田间劳作,一般都是赤脚,能轻易刺入脚底,特别疼痛,没少受这种苦。
蛙声一片中,走在田塍上,一手提着火篮,一手握着啄针,腰上系着鱼篓,盲目挎着竹筐,就可以开始“照鱼”
了。
先将“琼光”
放入火篮,点燃之后,旺盛的火苗非常热烈,油脂燃烧散发特有的松香味,还会冒出些烟雾,常会熏到眼睛。
因此火篮的提手,就要制作的长一些,远远提着,避免被烟熏。
但又不能太长,一端架着十来根“琼光”
,把柄太长,提着吃力,不能坚持太久,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小孩,提起来就更困难,会影响“照鱼”
的时间长度。
水田之中,沟沟渠渠之内,很容易找到静静卧的鱼,手拿啄针,迅速劈下,并排的尖刺,就能将鱼啄起。
啄起之后,啄针往鱼篓沿上轻轻一敲,鱼就自然掉落鱼篓之中。
有时也会到杂草丛生的深水田,或者小河旁边,运气好的话,容易碰到到大鱼。
农村有俗语“鱼的腥下饭精”
,有了鱼吃饭特别香。
在那个晚上缺少娱乐活动的年代,“照鱼”
也成了一种娱乐消遣,况且还能改善伙食,一般也不会被大人阻止,童年时代乐此不疲,每当山上砍柴,都会积极搜寻“琼光”
,就为了以后“照鱼”
有充足的燃料。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