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于是约定,若玉虚宫能再度斩外神妖物立功,便允许他们在汴京开设临时法坛,稍作权宜之计。
这样一来,皇帝和李青云皆能拖延片刻,使整座城局势不至失控。
可谁都知道,这是权宜之策,说不定就是养虎为患。
接下来数日,汴京街头果然出现更多道袍修士。
他们有的行走巷陌,为贫苦之人医病祛邪;有的高坐简易道坛,宣讲“救赎之法”
,自称玉虚宫重塑道统,意在于人间传道。
这般善举赢得不少百姓拥趸,一些人虽记得道门往昔过错,但如今惧怕外神,纷纷投入道门怀抱,只希望能得到仙术保护。
如此形势让皇帝与群臣忧心如焚,但表面仍要迎合;李青云却在更焦躁的沉默里观察一切。
他数次派开封府的三侠五义和天罡榜上的6地神仙们暗查道士行踪,现他们不但收罗民心,还在暗中搜寻某种遗物或地脉,似准备修建更大的祭阵。
这一日,果然王玄甫悄悄传来消息:在城北某片废墟中,夜半时常见十数名道士挖掘地下深坑,疑似布阵。
更惊悚的是,还有黑雾不时冒出,仿佛有人在进行邪性祭祀。
这番消息一传到李青云耳中,他顿生警兆:玉虚宫恐怕并不只想在明面上收拢信众,更想借黑暗献祭或与外神勾结,获取天人难测的力量。
一旦成功,人间恐面临更大的灾厄。
可当他欲亲身前往查探,却在施展神力时突感体内灰雾刺痛,封印“寂”
未稳,险些在中途喷出血来。
不得已,只好让何仙姑和韩湘子再度出动,带着体内不周神山之中的傀儡夜袭那处废墟。
但等一行人赶到,却只见凌乱坑洞与残留符文痕迹,早已人去楼空。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何仙姑捡起破碎石板,只见上面刻有诡异符号,暗含某种阴冷气息,令她心头麻。
等她回城复命,李青云也只是沉沉叹息。
如今玉虚宫底细成谜,他自己乏力出手,一时既没证据揭穿对方的暗谋,也难全然制止。
加之外神在边境呼啸多时,大军持续往外调度,朝堂对内顾不暇,玉虚宫更得以趁机扩张势力。
又过数日,汴京百姓开始出现异常恐慌:有人传言某些道士居然能招来鬼兵惩戒凡人,也有人说半夜里看见玄青长袍的神秘身影徘徊在巷尾,口中念诵拗口古咒,似乎唤出一双猩红眼睛,从虚空窥伺。
再联想近期小范围瘟疫、洪水于近郊爆,不少民众隐约察觉,这些灾祸背后似乎有人在操纵。
这时,黄龙真人又出面,摆出“道门神坛”
替百姓施符布阵,暂时遏止了几处疫病蔓延,博得一片喝彩。
甚至城里开始流传“道门乃救世仙宗,而李青云大人渐失神力,不足依赖”
的风言。
某日深夜,一场大雨劈头盖脸砸下,夹带夜雷闪电,照得宫殿檐角鬼影摇晃。
李青云静坐在行辕后堂,面前蜡烛烧得不甚明亮,映出他微显苍白的面庞。
何仙姑、王玄甫和穆桂英等人围在一旁,神情忧郁。
赵祯也派钦差来问计,希望能快些拆穿玉虚宫阴谋,或者直接端掉那几处暗中作乱的道观。
李青云缓缓闭上眼睛,脑中浮现灰色宫殿的暗影。
他苦笑道:
“若非我神力未复,此事一刀可破,如今却不得不忍耐。
对方既能驱使外力,还会操纵灾祸,一旦强攻,只怕玉虚宫反倒以民众为质,令朝廷进退两难。”
穆桂英忍不住道:
“可若再放任下去,百姓便要被他们洗脑,日后更难收拾。”
李青云缓缓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