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发端;从此成名。
从《班主任》后,写作冲破懵懂,沿着认定的方向跋涉,穿越风云,锲而不舍。
1978年
参加《十月》杂志(开始以丛书名义出版)创刊工作,在创刊号上发表短篇小说《爱情的位置》,经转载和广播,影响巨大。
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醒来吧,弟弟》,反应亦极强烈。
《班主任》《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均被改编为广播剧,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广播,《醒来吧,弟弟》被搬上话剧舞台;此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穿米黄色大衣的青年》亦由电台播出。
1979年
在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中《班主任》获第一名。
颁奖会上,从茅盾先生手中接过奖状。
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成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至1993年卸任。
9月,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此系“”
后第一个作家出访团。
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我爱每一片绿叶》,写作技巧有长足进步。
1980年
调至北京市文联当专业作家。
《我爱每一片绿叶》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看不见的朋友》获1954—1979年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奖。
在《十月》杂志发表中篇小说《如意》,其弘扬人道主义的追求引起争议。
出版《刘心武短篇小说选》(北京出版社)。
1981年
在《十月》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引起更大争议,一些评论家认为“调子低沉”
是步入了写作上的歧途,另有评论家则认为此作标志着刘心武的小说创作在反映现实、探索人性及艺术功力上均达到了新的水平。
5月,应日本文艺春秋社邀请访问日本。
1982年
应导演黄建中之请,改编《如意》;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艺术片《如意》。
1983年
11月,参加中国电影代表团赴法国,在南特“三大洲电影节”
上,《如意》在开幕式上放映,获好评;后陆续在法国、西德电视台播出。
1984年
冬,应邀访问西德,参加“中德大学生会见活动”
,并在波恩大学、波鸿大学与威尔兹堡大学介绍中国当代文学。
年底,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当选为理事。
在《当代》文学双月刊第5、6期连载长篇小说《钟鼓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