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为了避开她拿林妍说事,姥娘还让林妍去大姐屋里睡了一宿。
第二天吃过早饭,二哥开三轮车拉着姥娘、林母等人去县里。
因为车斗比较颠簸,林妍让姥娘坐前面驾驶室里,大姨和林母坐后斗里。
韩慕阳不喜欢坐三轮,太颠了,他们三个依然骑自行车,到县里他们兵分两路,林妍和三宝陪姥娘,韩慕阳直接去找韩卫红看铺子。
如今县里还没有博物馆,展览是在县人民礼堂举办的,闭幕式也在这里举行,到时候公布获奖名单现场颁奖。
姥娘还挺忐忑的,觉得自己一个农村老太太,一把年纪裹着个小脚,过来有些丢人。
等到了以后她发现,嘿,和她这样的乡下人不少呢,只不过人家没她年纪这么大。
那些烫头、衣着讲究的城里人反而少。
毕竟是民艺展览,剪纸、捏泥人、做面花花、草编活儿、木匠、石刻等为主,有几个城里画画的摄影的,带着独特的艺术家气息,和他们格格不入。
很快别金海就来了,他听说林妍来找他立刻放下自行车去找她。
见了面寒暄几句,林妍就领他去看姥娘。
别金海一把握住姥娘的手,笑着摇了摇,“大娘,您有一双巧手啊。”
姥娘笑得左右两个大酒窝深深地露出来,“老婆子来丢人了,我可不会说话,领导别嫌弃。”
姥娘不会说普通话,好在县里基本也说方言,大家都沟通自如。
大姨还想往前凑,却被林母拉住了,示意她跟在后面就行,别过去抢风头了,再让人家领导嫌弃。
林母是真的开眼界了,她可没想到县文化局的人对林妍居然那么客气,见了面主动握手问好,笑容满面的半点架子都没。
要知道他们在村里也见过镇上下来的干部,那一个个的昂首挺胸下巴看人,可没这么亲切。
她有一种不认识自己二闺女的感觉,忍不住一而再地把视线落在林妍身上,可林妍自始至终都没回头看她一眼,一直扶着姥娘跟别金海去应酬和别的参赛者认识一下。
二哥看没自己什么事儿,他呆在这里有点拘束,干脆就开三轮车收废纸旧衣服去了。
介绍到那几个打扮时髦的男女身边,有的人热情地跟姥娘握手,夸她剪纸剪得好,有灵性。
别金海指着一个50左右却保养得益衣着讲究的女士笑道:“这位也是我们县里有名的剪纸大家崔昭芸女士。”
林妍扶着姥娘,刚要和她招呼,崔昭芸却皱着眉头躲开了。
崔昭芸挓挲着自己纤细的手指,歪了歪头,笑道:“不好意思啊,我刚做的指甲。”
这时候有什么做指甲的呀,就是抹了大红的指甲油。
她不想和姥娘握手,老太太个子不高,银白的头发,衣着相当土气,居然还穿着民国时候的斜襟褂子,穿着尖头小鞋,摆明就是个裹脚的封建女人,她瞧不上。
别金海有点尴尬,恰在这时另外一个五十左右的妇女小跑过来,她也烫着头发、衣着不俗。
她朝着姥娘笑道:“哎呀,这位就是大阅兵的作者夏女士吧。”
说着她就主动捧起姥娘的手摇了摇,“夏女士您好,我叫李玉凤,我打小就爱好剪纸,可我看了您的作品,真是甘拜下风啊。”
姥娘眨巴着眼睛,咧了咧嘴,露出她雪白整齐的假牙,“啥夏女士?我不是夏女士。”
林妍附耳道:“姥娘,你姓夏,女士就是尊重你的称呼,跟先生太太差不多。”
姥娘忙摆手,“咱可不配,我就个乡下老婆子。”
李玉凤和姥娘一见如故,拉着她去看还在展览中的作品,让姥娘给自己指点指点。
聊着聊着,李玉凤想起来了,“哟,咱俩是不是见过啊?”
她想了想就想起来了,那次在面馆吃面的时候见过,当时老太太好奇地看她们呢。
姥娘也想起来,三宝再给一补充,大家就对上号了。
这一下子更热络了,李玉凤赶紧呼朋引伴把她熟悉的十来个老太太老头子都喊过来跟姥娘打招呼。
被她这么一弄,崔昭芸却被晾在那里,一个人孤零零地特别打眼。
这些人都比姥娘小三十岁左右,这就是差着一辈人,他们大部分都很佩服她,也尊重她的年纪,却也不想把她叫老了,都称呼她夏大姐。
姥娘耳朵有点背,个子有点矮,努力地竖着耳朵抬着头听人家说啥,懂不懂的先听了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