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
年二十五,其受具足戒,继而从师受学三年,后有僧人阿阇黎普照应吒迦国王之请前往吒迦国传法,于是笈多随同前往。
而在跟随阿阇黎普照历游天竺诸国的过程中,笈多听闻商人云东方大支那国(指隋朝)佛法盛行,乃与商人结伴来华。
途中历经限险,费时数年辗转来到中土,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文帝(杨坚)诏他入京,礼遇优厚,后居大兴善寺,开始译经。
再后来便是隋炀帝(杨广)于大兴善寺设“翻经馆”
,译人学士,应诏云集,协助笈多从事译经,天凤三年初(公元619年),达摩笈多圆寂于寺中。
可以说,这达摩笈多的确是运气不错,恰好赶上了好时候,来中土时正巧碰上了这隋唐时代可以说最好的年景,这开皇年间正是这一时期华夏难得的太平年月,隋朝国内是风调雨顺、百姓丰登,国家的财税收入也是年年增长,搞得杨坚都不得不大力兴建府库来存放钱粮。
因此对于他来说,两相一比较起来,岂非中土才是正儿八经的“佛国”
,而老家天竺才是真正的“五浊恶世”
?
至于这达摩西多,他的确是笈多的首徒,虽然跟随笈多来中土时他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小沙弥,但的确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天竺走到了中土,对这个时代的认识当然不会比他师傅要差多少。
好了,话说回头,便也说这达摩西多与玄奘,在那同文馆中的梅树之下打开了话匣子以后,便用讨论佛法的名义开始摆起了龙门阵,很快就引来不少学员围观。
而达摩西多作为一个传教僧人,而且还是什么翻经院首座,花费在讲经说法上的功夫自然也不会少,便听他由浅入深的一边与玄奘介绍他所知道的天竺情况,一面还顺带夹入一点私活,倒也没有引来人们的侧目。
总之一句话,在他看来不管是之前的隋朝还是现今的凤朝,比起天竺的那些垃圾国家而言根本不在一个维度,虽然此时中土的天下还是乱的,但相信一旦凤朝统一了天下之后,国家必定要步入安定,乃至于说不准会迎来另外一个“开皇盛世”
,那么在这么一个前提下,要是凤朝顺手把天竺也统一了,说不定就能让天竺的百姓也能过上中土百姓的生活。
当然,这里指的是“盛世”
状态下的生活,你别看佛经里说舍卫国的孤独长者为了请释迦牟尼去讲经说法,舍得用金砖铺地,但是老百姓可是当真贫穷困苦,虽然印度的气候决定了当地的老百姓肯定吃不上草根树皮,但在种姓制度的压迫下,居于底层的贫民和贱民阶层是确确实实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然而重点是:不管达摩西多说得如何的天花乱坠,玄奘听来听去却是全然不信,他是打死也不相信佛经里描述的佛国居然是如今这么一个造型。
(ps:孤独长者是舍卫国的大臣和富豪,欲买下太子的园林作为道场,结果太子不愿,要用黄金铺满地面才肯卖,长者果然将库中黄金全部搬出铺地。
此处本意是指孤独长者敬重佛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