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母亲面露惊恐之色,不停念叨着。
晓风回头跟母亲说:“怎么万幸?在湖里,咱们的船队还能有什么危险吗?”
“你没运过船,不知道怕吧?这么大风浪,要是在湖里,早像下饺子一样一个一个下去喽。
哪一场大风中洪泽湖里不沉几十条船?今天,又不知有哪些人要倒霉喽。”
母亲说完长叹一口气。
“噢……”
晓风体会着母亲的话,想象着在湖心遇到刚才的风浪会有怎样的情形。
难怪船上人都会一阵后怕,他轻舒了一口气,“反正现在没什么危险了。”
母亲听了,也渐渐缓过神高兴起来了。
后来,听三哥说这种担心在他们船队轻易不会出现。
他们的船都是全封闭的,尺把高的浪头掀到甲板上也没什么问题的。
容易出事的多是那些吨位较小的水泥船。
当然,危险也不是一点没有,如果在江面或是海面上遇到这样的风浪,就非常危险了。
过了闸,船队进入淮安了。
其实前天的老子山已算是淮安境内了,这里是淮安的老城区。
三哥问晓风:“你知道淮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晓风想了想说:“记不清了,好像与大禹有关。”
说完,他征求的目光看向三哥。
三哥点点头说:“不错。
从前,淮河三年两头泛滥,两岸百姓苦不堪言。
后来大禹治水,淮河永安,所以叫淮安。”
看来,晓风是知道个大概的,三哥便没有细说。
瓦凌凌的河水,蓝湛湛的天空,造就了淮安这块美丽的土地。
这里曾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清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四大都市”
,并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州”
之誉。
淮安地处淮河流域,又加上运河从这里通过,所以城市是沿河发展的。
沿街的民居则以“上宅下铺”
、“前店后坊”
的面貌出现,结构上以两层小楼为主,街面上用条石铺路,条石下面为水道,街两头往往竖有牌坊,街中有的还建有过街楼,形成淮城独有的街市场景。
街里面的居民房以瓦房偏多,且一律以“青砖灰瓦”
为特点,体现的是古朴、浑厚和庄重的气氛,这是她两千多年历史沉淀下来的。
这与江南“粉墙黛瓦”
的轻盈明快的风格明显不同。
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兼有南方的坡屋顶和北方的平屋顶,它既不象上海、天津等地在建筑设计上“全盘西化”
,又不象北京、西安等城市在建筑形式上追求复古。
但它也会在继承、借鉴中有所创新、发展,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淮安是我们国家南北的分界点,在市区古淮河上建有南北分界线的标志物——一个微缩地球。
淮安人文荟萃,景色宜人,著名的去处有吴承恩故居、韩信钓鱼台、总理纪念馆、文通塔等;还有那白马湖中九十九个美丽的小岛,风光旖旎,景色绝佳,真是一个人间天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