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土里面翻出来的土疙瘩,好些被村人扔到土沟里,正好方便芦花捡拾。
碰上正在地里干活儿的乡亲,芦花就打个招呼,人家都叫她随便捡。
有的乡亲在地里翻出来去岁没收拾干净的红苕、洋芋,还送给她---算是个惊喜。
芦花开始还有些生疏和笨拙---搁下背篓,将包谷桩捡拾到一堆儿来抖泥土。
抖的时候,两手揪着土疙瘩往地上猛砸。
如果土块干燥,这一砸,能把桩桩上的泥巴给摔打掉七七八八。
如果土疙瘩有些湿润,她还要用手去掰,挺费劲儿的。
这方式不仅慢,且她在有些积水的土沟里来来回回走,包谷桩没捡到多少,倒把她一双布鞋沾满了一层层的淤泥黏土,脚上笨重,走路很费劲儿,裤腿也被稀泥巴糊得没眼看。
后来有位乡亲看不下去了,笑话她:“有舍才有得。
牛家村这么多地,哪家地里没有包谷桩?还不够你拣的么?像这种泥巴打不掉又抠不掉的、难收拾的,你就不要了啊。”
又给她做示范---背篓背背上,一边拣,一边摔打泥土,一边扔进背篓,不走回头路。
芦花看了,醍醐灌顶。
有样学样,几块土里的包谷桩捡完,她已俨然是个干农活的好手。
一个下午,芦花捡了两背篓回家,倾倒在院坝里,铺散开来晾晒,很有成就感。
此后几天,没事的话,芦花都会下地去捡包谷桩桩,干劲儿十足,不知不觉她竟捡拾了几十多背背篓回来,晒满了香秀家那个百来平的院子,看着能用烧一阵子了。
只是春耕的时间很短,乡亲们犁完地后就忙着播种。
播种过后,芦花就没拣的了。
而且天开始下雨,淅淅沥沥的,绵绵小雨下个不停。
春雨贵如油。
播种过后就下雨,正是农人求之不得的事情。
下过雨后,土地面的种子正好享受春雨的滋润,几天便能发芽长起来了。
只是,这于芦花而言,天气一直阴着,她捡回来的那些包谷桩,原本裹着泥沾着土有些湿润,久久不见太阳,就老晒不干。
在这种三不五时下着细雨的春季,只怕要十天半个月才能阴干了。
芦花望着灶膛发愁。
她试着塞了几个包谷桩进火塘,包谷桩还有些湿气,根本点不着,只捂出来一堆浓烟。
芦花只得将零星的火星子扑灭了。
拍掉头发上、身上扑的一层草灰,她走出厨房去透气,正好看见院坝边那丛摇曳的竹子。
眼睛一亮。
去年的竹枝只抽出了不多的新叶,虬扎的底部,因为下过几场春雨了,不知何时,竟呼啦啦自地下冒出来十多个竹笋。
冲得快的,已长得有近两米高,半截身子下面褐色绒毛的笋壳外衣都已剥落,露出了它们青白的身子。
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笋壳,芦花记得,香秀给她用其来点过火,特别容易烧起来!
房前屋后种竹子,这是老百姓家里的习惯,取竹有“竹报平安、节节高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