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份报纸,今天敢说真话了!”
同桌的几位老友也都凑过头来看照片,个个叹气。
旁边一桌,几个穿工装夹克的码头工人围着刚买的《文汇报》,指着上面巨幅的寨城全景航拍图,还有里面狭窄巷道、杂乱棚户的特写,啧啧称奇:“哇,真拍到里面的东西了?!
这是动用直升机从天上拍的?以前只敢在外面听人吹牛,原来里面真是这样的世界!”
有人压低声音,带着点敬畏:“听说里面水很深,帮派、白粉档什么都有……”
“哗!
你们看这份《香港商报》!”
另一桌传来更大的惊呼声,“他们头版说汇丰去年贷款流向分析,恒生地产拿了这么多,利息还这么低?另外几家中小地产行想贷款就难上天!
这不是明着偏帮大地产商托市吗?刚看完金管局说要扶持实业的新闻,前后一对比,问题大了去了!”
这份指名道姓、直接说资本和银行运作核心矛盾、为小商户说话的报道,在普通市民眼里就像投了颗深水炸弹。
茶楼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原本聊股票或者家长里短的声音,立刻被对这些报道的热烈讨论和震惊盖过了。
“哗!
太厉害了!
银行和地产商真能只手遮天?”
“肯定有内幕啊!
没人帮忙怎么可能这么大势力!”
“以前报纸哪敢这么写?就不怕汇丰发律师信封口?”
各种猜测、气愤、惊叹声混在一起。
很多人手里的报纸被同伴好奇地抽走翻看,有的起身问邻座:“麻烦,你那份《商报》看完借我看看?”
更心急的食客直接招手叫伙计:“伙计!
伙计!
快!
再买一份《文汇报》,多少钱都要!”
这样的景象,在铜锣湾市集口、深水埗鸭寮街、油麻地庙街,在九龙旺角女人街……几乎每个报摊集中的街角巷尾同时出现!
《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这几份以前或许只在特定圈子里流传的左派报纸,今天竟然成了千万香港人早上最先谈论、必须第一时间看到的资讯。
才一个多小时,一股汹涌的阅读和讨论热潮,就从街头巷尾的报摊蔓延到办公室、写字楼、巴士电车,迅速传遍了整座城市!
《大公报》报社大楼里,清晨的宁静早就被此起彼伏的急促电话铃声打破了。
“喂!
编辑部吗?我是北角益兴制衣厂的工会代表!
贵报这期头版报道写得实在太好了!
太真实了!
句句说到我们工友心坎里!
我们厂几百名工友都在传着看!
感谢你们替我们底层工人说话啊!”
,!
“喂?是大公报吗?我要订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