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回去以后,贺鸣尧坐在阳台的地上,低头看着贺母的照片,久久未言。
纪晟凑过来,酸溜溜地说道:“照片上是谁?”
贺鸣尧笑了笑,胡乱摸着他的脑袋,“这是我妈!
你的小脑瓜里都在想什么?”
“啊?”
纪晟闻言,连忙低头仔细看了看照片,贺母年轻时眉清目秀,看起来格外地利爽,眉宇间有种倔强不服输的气质。
阳台外面冷,风也大,贺鸣尧拉着纪晟回到床上。
纪晟说:“你好像有心事?”
贺鸣尧没否认,问他:“小橘子,你知道这个年代未来的发展吗?”
“大概知道一些。
但是我呆的时空和你们这个时空是平行的,两个不一样的世界,历史可能不一样的。”
“那你先说说你知道的。”
“嗯……”
纪晟说,“都有三年饥荒。
现在是1961年,饥荒刚刚过去。
接下来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天灾了。”
听到这里,贺鸣尧便知道两个世界的历史确实不一样。
那个唐青青曾经说过,未来有大旱,家家户户吃水都要靠着上头集中运输调配呢。
幸好韶安市不受旱灾影响,以后他们安安分分住在这里,不用为水源发愁。
纪晟又说:“到了1966年,会有长达十年的动乱。”
贺鸣尧皱眉:“十年-动乱?”
纪晟也不是很清楚这一段历史,“总之到处都是批-斗,大学教授都被下放到牛棚接受教育了!”
贺鸣尧心惊,大-鸣-大-放时期,便有不少知识分子遭了殃。
难道以后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甚至长达十年?
纪晟绞尽脑汁,总算又想起了一件事,“还有知青呢!
我记得有成千上万的知青下乡,基本都是初高中毕业生!
高考制度都废除了!”
知青?贺鸣尧知道这个,乡下早就有了知青,通常只有两三个,都是自愿来到农村参加劳动支援建设的。
从1955年开始,上头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只是积极响应的人很少,到如今,全国的知青加起来也不到一百个,数目极少。
贺鸣尧把纪晟的话牢牢记住了,第二天找祁谦帮忙,搞到了最近一年的所有报纸,尤其是人民日报,仔细翻阅了好几天,隐隐看出了些苗头。
贺鸣尧去找祁老头,问他:“我听祁谦说,你决定搬到韶安市,是觉得京都不安稳,想避避风头?”
祁老头叹气:“是啊,你看出来什么了?”
“老头,以后会乱起来吗?”
“不知道。
以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
“倘若真的乱起来了……老头,有你在韶安市坐镇,徐一鸣和祁谦都在派出所,泊哥是保卫科的科长,三个人手里都有枪,应该没有人敢上门找麻烦?”
更何况还有贺鸣尧在背后下黑手帮忙呢。
祁老头笑了笑:“我听出来了。
臭小子,你还是不想去当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