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济尔哈朗彻底沦为陪衬,两黄旗虽仍有不满,但群龙无首,在索尼、鳌拜等人被暂时压制或安抚下,已无法构成实质性威胁。
扫清了所有障碍,多尔衮的目光,终于投向了清宁宫深处那个仅剩一口气的“障碍”
。
深宫之内,烛影摇红。
崇德6年(1641年)五月十九日深夜,清宁宫突然传出悲报:大清宽温仁圣皇帝皇太极“驾崩”
了!
清廷宣称是“无疾而终”
或“旧疾复发”
,但宫闱深处,流传着更加隐秘而惊悚的耳语:是有人用一方浸透药汁的锦帕,轻轻覆盖在了那位口不能言、身不能动的帝王口鼻之上,加速了他生命的终结。
执行者,或许是某个被收买的内侍,或许是某个心照不宣的御医。
皇太极之死,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也彻底扫清了多尔衮通向权力巅峰的最后一块绊脚石。
紧接着,在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的主持下,实为多尔衮一手操控,诸王贝勒、文武大臣齐聚崇政殿,做出决议:拥立皇太极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爱新觉罗·福临继承大统!
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共同辅政,仍称“辅政王”
。
这个决定,堪称多尔衮政治智慧的巅峰之作:拥立幼主,避免了实力最强的多尔衮直接上位引发两黄旗,尤其是皇太极旧部的强烈反弹和内战风险。
济尔哈朗排在前面,满足了部分勋贵对“礼法”
和“平衡”
的心理需求,但所有人都清楚,真正的权力核心是多尔衮。
年仅六岁的福临,完全是一个完美的傀儡。
多尔衮以“叔父摄政王”
的身份,将名正言顺地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很快,盛京举行了新帝登基大典。
六岁的福临在懵懂中被扶上冰冷的龙椅,年号“顺治”
。
寓意“治国顺利,华夏昌盛”
,也暗含了多尔衮挥师南下、入主中原的勃勃野心。
龙椅之下,多尔衮身着亲王蟒袍,立于百官之首。
他微微抬首,目光越过年幼的皇帝,投向南方那辽阔而烽烟四起的土地。
他的眼神深邃、锐利,充满了掌控一切的自信和无尽的欲望。
盛京的风暴暂时平息了,但权力的尘埃并未落定。
年幼的顺治帝只是一个符号,真正的巨龙已经苏醒,它磨利了爪牙,将目光投向了关内那片即将天崩地裂的锦绣河山。
:()明末封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