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告别亚非后,巧娣沿着南京西路往人民广场的方向走。
走了两步,突然听到海关大钟的敲击声,熟悉的音乐从美术馆的方向传来:“东方红,太阳升……”
巧娣停下脚步,转头看了眼国际饭店,转身往福州路走去。
福州路,早年间的时候叫做“四马路”
,曾是一条充满艳情的马路。
早年间这里妓馆林立,即便是在上海沦为孤岛的岁月里,这里也是日夜歌舞升平,充斥着声色犬马。
不过这里除了妓院,还有另一项特产,那就是鳞次栉比的书店、书局和各种文化用品商店。
这条街上汇聚了商务印刷社,北新书局,文化书店等等充满文化气息的书局。
在旧上海的时代,四海报人曾经聚集在此。
到了现在,那些烟花柳巷和曾经倚门卖笑的女子早就不见踪影,一家接着一家的书店在五光十色的南京路南京路十里洋场旁组成了上海滩最有文化气息的一条街。
巧娣以前也来过福州路,不过不是来买书,更不是来听讲座。
而是去文具店买纸。
江浙沪一带都有清明、冬至烧锡箔的习惯,叠好的锡箔元宝要放在大红色做的纸口袋里。
口袋上写着亡人的姓名,生辰,还有阳上子女的名字。
姆妈说这就是跟汇款单一样,写错了她爸爸和爷爷奶奶就收不到钞票了。
巧娣小时候每年她妈妈都要带她来福州路扯两张大红纸。
福州路上卖吃的东西的小铺子也多,小巧娣搀着妈妈的手,好奇地看着玻璃窗里码放着的书,觉得它们对自己的吸引力还不如弄堂口老阿婆小车上保温桶里装着的桂花糖藕八宝粥。
后来她长大了也来过这里,依然还是买纸,买的是复写纸。
女孩子大了,要给自己准备嫁妆。
每到休息的时候,年轻的女工们都在低头绣花,绣枕套,绣被套,绣搭在床沿上的布。
姆妈说了,要多绣两套,毕竟要用一辈子呢。
等将来真的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没有这个功夫了。
会自己画花样子的姑娘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只能借别人画好的花样纸。
于是就要用复写纸印在布上。
街边的文具店里卖的都是小号的蓝色复写纸,那么大张的复写纸只有福州路才有的卖。
巧娣每次来买复写纸的时候心情??x?都很雀跃,这不是小时候的八宝粥带来的喜悦,是一想到自己终于长成大姑娘,自己绣的这些枕头被套终有一天会铺在婚房的喜床上时,那种带着羞涩的喜悦。
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想要买一本书而走到这里来。
巧娣推开一间书店的大门。
“请问宫泽贤治的书在哪里?”
第二十六章
“不畏风雨
不畏大雨,
不畏狂风,
不畏冰雪与酷暑。
保持强健的身体,
没有欲望、也决不动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