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蜀人为川老鼠,以其善钻也呼楚人为干鱼,以其善治鱼也呼江西人为腊鸡,以元时江西人仕于朝者,多以腊鸡馈客也。”
严嵩、夏言等权臣并不以“腊鸡”
为忤张居正也笑对“干鱼头”
,以及河南人“偷驴贼”
等等绰号并不是贬义的骂人话,顶多是善意调侃。
所谓“偷驴贼”
也不是那个偷。
明初,名士宋濂过洛阳,士人挽其留宿,不从,遂藏其驴。
宋濂觅驴不见,作诗:“绕遍洛阳寻不见,西风一阵板肠香”
。
河南人“偷驴贼”
和“驴板肠”
的绰号遂传开。
“各省皆有地讳,莫知所始如。
畿辅曰响马陕西曰豹山西曰瓜山东曰胯江南曰水蟹浙及徽州曰盐豆福建曰癞两广曰蛇云贵曰象。
务各以讳相嘲。”
除了这些无伤大雅的地域绰号,北方人南方人自古不乏互相诋毁。
北宋人邵伯温:祖宗开国所用将相皆北人。
宋太祖刻石禁中曰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内臣主兵。
南宋赵彦卫:艺祖御笔用南人为相、杀谏官,非吾子孙。
石刻在东京内中。
名人寇准更是狂发地图炮,“南方下国人,不宜冠多士。”
陆游:伏闻天圣以前,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寇准持之尤力,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
原因在宋前。
齐高帝欲用南人,被王俭劝阻,理由是晋朝任用南人结果灭亡了宋武帝刘裕曾有任用南人想法,但沈文季说不用南人已是惯例了。
宋代,赵匡胤登基,同样延续了这个传统。
到了元代,“四等人制”
虽然于史无证,不过北人较早归附,相对比南人混的好。
到了明代初期,因为南北对立还出了个“南北榜案”
。
因为科举考试中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
后来朱元璋亲自策问,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
“南北榜”
或许并不是一场科举舞弊和反舞弊事件,而是朱元璋用“搞平衡”
的办法解决南北政治平衡的需求,扩大统治基础的政治事件。
明王朝的科举制度,经过南北榜案这次重大的变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