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一百六十九章 红佛演艺生活十一(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虬髯公派来的大批的遣唐使,还未来得及学习大唐的制度,看了这种景象,就跑回去赞不绝口,说咱们永远赶不上――除非从现在开始不吃鱼,光吃小米饭。

但是扶桑这个地方不吃鱼就要闹粮荒,而且谷子不耐涝,那个地方雨水又特别多,所以就没有完全照卫公的法子办,只是采用了他发明的礼节。

光这一条就够他们受的了。

我们知道长安城里有一座钟楼一座鼓楼,钟楼里有一个老兵在绕钟走动,每走一圈是一分钟,走满六十圈就击钟一次。

长安建城之初,这座钟非常之准,简直不下于英国的大笨钟。

过了一些年,这个兵脚上长了鸡眼,这座钟就慢了下来,逐渐慢到了每天慢两个小时的程度,长安城里开始日月颠倒。

又过了些年,这个兵又得了痛风病,这座钟就达到了每天慢二十四小时的程度,于是长安城里就出现了两种时间,公家时间和太阳时间。

按公家时间一小时行人可以走二十里,按太阳时间则减半。

按公家时间每天太阳升起两次,按太阳时间也减半。

你在长安城里问一个半老徐娘年纪,她说二十岁,实际是二十公岁。

你去问位老人家高寿,他说七十岁,那就是太阳岁了。

这样就增加了计时的复杂性。

等到那座钟楼一天慢七十二个小时,公家时间就被废掉了。

那时候该老兵已经中风患了半身不遂,还在挣扎着绕钟行走。

好在他已经没有击钟的力量,敲出的声音只在钟楼里才能听见了。

而那座鼓楼的故事是这样:楼里有个大鼓,由鼓手在上面击出鼓点来,让全城的人踩着它行进。

这种工作十分累,要用一大群健壮的人以便轮换;而且它又非常枯燥,所以有些鼓手后来就精神崩溃了,不顾一切地在鼓上击出些花点,让全城的人不走正步,而是扭秧歌或跳着迪斯科。

干完了这样的坏事,他就说:要杀要剐随便罢。

因为这个缘故,后来击鼓的制度就被废除了。

好在那些老兵也都到了风烛残年,也觉得走正步太累,也没有提出意见。

长安建城之初,假如有人在路上拣到了铜钱,就把它交给头头,头头们再设法交还给丢钱的人。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人人拾金不昧,但是铜钱的总数也不会增多,大伙还是那么穷。

既然是那么的穷,所以丢钱的事也很少发生。

后来头头们又规定,一枚铜钱经过了一次拾金不昧,就在上面打一个钢印,可以当两枚花。

这使大伙在路上故意抛撤铜钱,长安市上的钱很快都打满了钢印,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不管打不打钢印,铜钱是一文不值了。

长安城里拾金不昧的好事总数却直线上升。

但是后来大家发现没有了铜钱很不方便,就把这项制度也废掉了。

上节所说人力长安的故事只是故事的一半。

这座城里既不靠山又不靠海,城里倒有好多人要吃饭,所以就有一大批脚夫专门到黄河边上背粮食。

这些人五十人为一队,左臂上有嵌进肉里的铁环,铁环上有皮条把他们穿成一串,肩上扛了一条大口袋,有十丈长,能盛几万斤粮。

他们就像大蜈蚣一样,成年累月在黄河码头到城里粮仓间往返不停。

久而久之,成了一个奇特的人种,浑身上下都没有肉,只是在小腿上端有一块小足球大小的肌肉,还有一双两尺多长的大脚丫子;而手却因为老不用退化了,就如一对鸡翅膀。

据说脚夫们的脚极为灵活,就用脚拿碗吃饭。

粮食到了城里又要有人把它摊晒扬净才能入库,就有一批手持木锨的库丁,不分昼夜的扬场,最后也变成了大手小脚的奇特人种,出门就拿大顶。

至于城市近郊的菜农,他们四肢并用,公家就发一条大皮带,让他们把腰牢牢束住,多干活少吃饭。

后来长安的菜农的体形就变得无比性感,让人看了怦然心动,有些不争气的家伙就把菜地撂荒,跑到城里当******卫公把长安城建好了以后,心里非常高兴,当时长安城崭新崭新,一点毛病都没有。

他觉得这是自己一生最伟大的发明,远胜过证明费尔马定理、造出开平方的机器,因此他就向皇上建议说要把长安城更名为“新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全职高手之世邀赛同人斗罗之天使与骑士秩序官[快穿]穿成年代文里的极品女配都市小保安神算:开局拒绝女帝!大盗贼袖藏天光文娱万岁从火影开始的黑影兵团受气包她不干了[快穿]开局女帝做正宫全球降临:诸天争霸凶狠系男神帝王宠之萌后无双我在王者荣耀捡身份卡奶爸的文艺人生锦堂归燕师兄全员皆反派火影:开局一键强化末世之召唤悍妞桃桃乌龙诸天之宗师凶猛放肆妻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