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小官镇上现在哪家布行不想拉高希做股东,他的金点子就是钱。
送他一大股,让他当股东,算什么!
高希现在是杀贼英雄、沈翰林的高徒、袁副千户公子的结拜兄弟,听说还是袁副千户未来的乘龙快婿,还受到县太爷王纪、金山卫指挥使西贵、指挥同知侯端的赏识。
了不得,就算不开布行,能结识高希,至少在小官镇横着走,没问题。
锦绣布行每月照例在十五集市这一天搞一次“限量销售”
。
不过,已经不只是局限于小官镇了。
在临近的柘林、朱泾、亭林,乃至稍远一点的松江府城,张掌柜都听了高希的建议,提前去贴优惠券,十五当天也搞“限售”
,销售量不断上升。
锦绣成了一块牌子,每月十五锦绣推出的限量款衣裳,件件都是精品,却又价廉物美。
尤其是标明尚裁缝设计的款式,更是大受欢迎。
尚裁缝身价倍增,成了锦绣的另一块招牌。
为了留住尚裁缝,张掌柜主动给尚裁缝加了月钱。
如今尚裁缝手下还多了四个助手,包括张掌柜在内,人人见了他都称“先生”
。
尚裁缝对高希,铭感五内。
像王二姐、褚大哥、郑三这样的中下层民众,尤其热衷于每月十五的限量销售,乐此不疲。
甚至还有一些小民和外地炒客,居然趁机抢购多件,或在本地、或带回外地,加价卖给没抢到的人和没机会来华亭县的人,居然还有利可图。
有好几次,发生了外地炒客“秒杀”
全部货品的情况。
就是十五那天刚一开门,头几个客户就直接将几百件衣裳全都包了,搞得本地民众根本抢不到“限售款”
,便不断向锦绣布行投诉。
锦绣方面只能出新规定,每个客户每次最多只能购买两套,还真的变成“限售”
了。
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这些炒客,又拖家带口来抢购。
反正,锦绣布行每到十五的集市,就要割一拨韭菜。
张掌柜呢,整天乐得跟朵牡丹花似的!
现在有人要拉高希做股东,李掌柜没再犹豫,他直接将高希的名字写到了股东名册上,干股三成,又抄录了副本盖了印,送去高希那里。
他的记性也突然好了起来,开始每月给高希发月银,而且从最初合作时补发,“每月十两”
。
月薪“十两”
,什么概念?
根据万历年间的《工部厂库须知》,当时宗人府的裱褙玉牒工匠,全年收入约为十八两,和当时自耕农的收入水平差不多。
而明清两代的粮价,在物价平稳的年份,大抵在一石米二两银子的水平上。
也就是说,高希现在一年的工资收入,是自耕农的大约六到七倍,或者一个月的薪水可以直接买五石大米,约合600斤。
这还不包括年底的分红,绝对的高薪阶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