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二位大人听说我曾经大闹李记布庄,正是因为我受母命前去卖布,却被中间人和布庄串通压价。
布庄还用私造的尺子量布,布匹尺寸严重缩水,被我当场识破,这才大闹了一场。”
“这和你要推动‘供销合作’有什么关系呢?”
王纪问道。
“大人,有关系。
我后来将布卖给了锦绣布行,和张掌柜攀谈才知道,像李记布庄这样的大布行,是极少数。
大多数布行都和锦绣布行差不多,资金小、销量少,收购布匹的成本也高,根本比不过大布行。
所以,供销两头都有短板:织户卖不出好价钱,大量的小布行收购成本又太高。”
“所以,你就让锦绣布行到丁家村去,和农户们签订了供销合作的契约。
布行先付定金,织出的布虽然比以前的卖价低二成,布行却全部收购,不用每次都谈价、不怕再被布行压价、还能提前收到一笔定金,农户有了钱,手头也能活络一些。”
不愧是华亭县的父母官,王纪已然做过调查,所以接了高希的话。
“嗯,这是好事!”
沈度边听边点头,若有所思。
王纪又道:“民则兄,我在应天府(南京)吏科给事中任上时,也曾见本朝其他地方进呈的布匹,南直隶诸府州出产的布匹,质量一定是最好的,其中又以我们松江府的棉布最为上乘。
现在已经开始有外地的客商,将船直接开到本地的内河,就近上岸到农户家收购棉布。
除了南直隶,几乎十二省都有客商来此买布。
听说,还有客商将本地棉布运往海外吕宋等地贩卖的。”
高希接着说道:“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就算织出再好的布,又怎么抵得过那些常年混迹江湖的油滑商人。
辛辛苦苦织出来的布匹,却卖不出一个好价钱。
所以,我就想,本地布行可以牵头组织大批量收购,再大批量售给各地客商。
如此既保住了广大普通织户的利益,不被压价,能以正常市价收购,又可以让锦绣布行这样的本地小布行降低收购成本。
若销售方面组织得好,还能卖出更好的价呢!”
沈度听完高希的话,连连点头:“四方,你觉得如何?”
“我听说锦绣布行最近要给上回买了青布衫裤的乡下客人送货上门,到时候正好和当地的织户谈谈供销合作的事。”
“是的,”
高希点点头,应了一声。
王纪继续说道:“这事不如县衙认可,推动一下,让农户放心。
让各家布行酌情,尽可能采用这种供销合作的办法,提前向农户支付定金,同时保证收购量和收购价。
这样农户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努力织布。”
“各家布行都搞供销合作,就会形成收购竞争,这样更有利于适当提高布匹的收购价,更有利于提高织户卖布的收入。”
高希一说,王纪就明白了,这对于民生改善有利,他赞许地点点头。
“至于卖布,因为本地布行能够保证收购价和收购量,外地客商因为远来,收购成本高,如果他们给不了再高的布匹收购价,农户们是不会再愿意将布卖给他们的。
这些外来客户商便只能向本地布行买布了”
“如此,本地织户和布行的利益都有了保证。”
沈度早听明白了,他已经在内心为“供销合作”
击节赞叹了。
高希还没说完呢:“另外,更多的客商向本县布行买布,而不是向农户收购,本县也才能收到更多的税啊!”
等高希说完这段话,王纪几乎想拉高希到县衙上班,分管工商市场方面的工作了,最后这句话说到王知县心槛上了。
意思很简单:这样做,可以增加华亭县的财政收入。
“民则兄,我想说的,你的高徒已经都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