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观音保抓着个布老虎在玩,看到她,把老虎耳朵都揪皱了:“姐,你长高了……”
淑嘉:……
富达礼和庆德晚上回家到西鲁特氏这里报到,看到淑嘉换了装束。
富达礼还好,只是笑着说:“有点儿模样儿了。”
庆德的嘴巴一定是遗传了华善,他拎着淑嘉的辫梢儿来回晃荡:“哟,小丫头长高了嘿,”
一面说一面左扭右扭打量着淑嘉的脚底,“哎,走两步我瞧瞧,你走得像不像鸭子。”
这混蛋嘴太贱了,如果有哪一天在半道上被人盖麻袋海扁而找不到凶手,一定是因为他这张嘴惹事太多。
这样的训练挺及时的,九月里,太皇太后又闲着没事儿叫人进宫里玩儿。
一堆小姑娘,除开已经嫁掉的伊尔根觉罗氏等,熟悉的人倒是不少。
淑嘉与彭春的女儿挨着坐。
太皇太后挨个儿问了一圈儿的话,皇太后间或插上一两句,又无趣地住了口。
在有皇太后的场合,为了照顾她,就少使用汉语,大多用满语,有会蒙语的也说两句——蒙语毕竟是小语种,即使在旗人中会汉语的比会蒙语的还是多得多。
即使这样,大家的话题也不能引起皇太后的兴趣。
据淑嘉分析,皇太后属于那种‘始终如一地保持纯朴本性’的人。
就是说,入宫这么多年,半点儿心眼儿没长,本性压根儿没改,悟性没有提高,爱好变化有限……这么样个人。
入关年载越来越长,受汉风熏陶也越来越重,各种享受也越来越多,就有倾慕风雅的,那话题也越来越高雅,以显示自己有修养。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比如你原来用煤炉子现在改电磁炉了,说做饭这个很土鳖的话题的时候,你可能就会说“电磁炉设到煲粥档就行了”
,可她不知道那是什么。
她要人再木讷一点不知道问,可不就越来越对你不感兴趣了么?
董鄂氏的文化修养倒是不坏,也极有眼色,难得面面俱到,回太皇太后话的时候对皇太后也报以微笑。
说的话题也不是什么诗词歌赋,不过是些平常人都能看得懂的戏曲什么的。
旗人被“圈养”
这个词完全是写实,圈起来养,画地为牢有些人终生难以走出生长之地一步。
要解闷儿,男人可以养鸟养蝈蝈,女人就是做针线八卦,共同的娱乐中有一项就是看戏。
后来演变成很多人都是水平很高的票友。
戏里故事多,跟现代宅人趴网上看小说似的,最好打发时间了。
故事又浅显,老太太又看热闹,这话题选得极好。
太皇太后与苏麻喇姑听得津津有味儿,皇太后……依旧百无聊赖。
这年头的戏很多戏都是些知识份子写的,情节再简单、故事再家喻户晓,依旧让某些汉语水平不高的人如同鸭子听雷——比如皇太后。
皇太后本就不出挑,从自身条件来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刨去了身份,估摸着也就是个傍晚搬着小板凳儿聚一块儿说说闲话的大妈的水平,连居委会大妈这样高难度的职业她都做不来。
可这样的大妈淑嘉喜欢,多难得啊!
即使在高位,还带着那么多的劳动人民特色,跟淑嘉这个伪萝莉贵族真穿越土鳖太投缘儿了。
在这宫里,遇着个不用想那么就可以对话的人,真TMD爽啊!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她腹黑到底,用纯朴的表象伪装自己,一直伪装到了现在——得了三十年了吧……淑嘉宁愿相信这位是真纯朴,然后自己也真纯朴地对她。
看到淑嘉穿上了花盆底儿,太皇太后一乐:“小丫头长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