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据说这也与面子有关系。
听差把礼物送进去,要沉住气在外面等。
一会儿,对方的听差出来了,把送去的礼物又提出来,说:“我们老爷太太谢谢某老爷太太,盛意我们领了,礼物不敢当。”
倘若这听差真信了这话,提了东西就回家来,这一定糟,说不定就打破饭碗。
但外交家的听差却决不这样做。
他仍然站着不走,请求对方的听差再把礼物提进去。
这样往来斗争许久,对方或全收下,或只收下一半,只要与临来时老爷太太的密令不冲突,就可以安然接了赏钱回来了。
上面说的可以说是常态的送礼,可惜(或者也并不可惜)还有变态的。
我小的时候,我们街上住着一个穷人,大家都喊他“地方”
,有学问的人说,这就等于汉朝的亭长。
每逢过年过节的早上,我们的大门刚一开,就会看到他笑嘻嘻地一手提了一只鸡,一手提了两瓶酒,跨进大门来。
鸡咯咯地大吵大嚷,酒瓶上的红签红得炫人眼睛。
他嘴里却喊着:“给老爷太太送礼来了。”
于是我婶母就立刻拿出几毛钱来交给老妈子送出去。
这“地方”
接了钱,并不像一般送礼的一样,还要努力斗争,却仍旧提了鸡和瓶子笑嘻嘻地走到另一家去喊去了。
这景象我一年至少见三次,后来也就不以为奇了。
但有一年的某一个节日的清晨,却见这位“地方”
愁容满面地跨进我们的大门,嘴里不喊“给老爷太太送礼来了”
,却拉了我们的老妈子交头接耳说了一大篇,后来终于放声大骂起来。
老妈子进去告诉了我婶母,仍然是拿了几毛钱送出来。
这“地方”
道了声谢,出了大门,老远还听到他的骂声。
后来老妈子告诉我,他的鸡是自己养了预备下蛋的,每逢过年过节,就暂且委屈它一下,被缚了双足倒提着陪他出来逛大街。
玻璃瓶子里装的只是水,外面红签是向铺子里借用的。
“地方”
送礼,在我们那里谁都知道他的用意,所以从来没有收的。
他跑过一天,衣袋塞满了钞票才回来,把瓶子里的水倒出来,把鸡放开。
它在一整天“陪绑”
之余,还忘不了替他下一个蛋。
但今年这“地方”
倒运。
向第一家送礼,就遇到一家才搬来的外省人。
他们竟老实不客气地把礼物收下了。
这怎能不让这“地方”
愤愤呢?他并不是怕瓶子里的凉水给他泄漏真相,心痛的还是那只鸡。
另外一种送礼法也很新奇,虽然是“古已有之”
的。
我们常在笔记小说里看到,某一个督抚把金子装到坛子里当酱菜送给京里的某一位王公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