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7章 灵魂独立不畏孤寂(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们不把别人当傻瓜。

可惜把别人当傻瓜的现象,自古亦然,于今尤烈。

救之之道只有一条: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

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只要能做到这一步,全社会就都是聪明人,没有傻瓜,全社会也就会安定团结。

1997年3月11日

隔膜

鲁迅先生曾写过关于“隔膜”

的文章,有些人是熟悉的。

鲁迅的“隔膜”

,同我们平常使用的这个词儿的含义不完全一样。

我们平常所谓“隔膜”

是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鲁迅的“隔膜”

是单方面地以主观愿望或猜度去了解对方,去要求对方。

这样做,鲜有不碰钉子者。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稀见。

即使有人想“颂圣”

,如果隔膜,也难免撞在龙犄角上,一命呜呼。

最近读到韩昇先生的文章《隋文帝抗击突厥的内政因素》(《欧亚学刊》第二期),其中有几句话:

对此,从种族性格上斥责突厥“反复无常”

,其出发点是中国理想主义感情性的“义”

观念。

国内伦理观念与国际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在中国对外交往中反复出现,深值反思。

这实在是见道之言,值得我们深思。

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隔膜”

记得当年在大学读书时,适值“九一八”

事件发生,日军入寇东北。

当时中国军队实行不抵抗主义,南京政府同时又派大员赴日内瓦国联(相当于今天的联合国)控诉,要求国联伸张正义。

当时我还属于隔膜党,义愤填膺,等待着国际伸出正义之手。

结果当然是落了空。

我颇恨恨不已了一阵子。

在这里,关键是什么叫“义”

?什么叫“正义”

?韩文公说:“行而宜之之谓义。”

可是“宜之”

的标准是因个人而异的,因民族而异的,因国家而异的,因立场不同而异的。

不懂这个道理,就是“隔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不浪漫奇幻世界震惊!一夜醒来物价贬值一百万倍抢救大明朝成为影帝私生女之后小僧开挂了乡村透视仙医我真的没有偷那个蓝BUFF啊神奇宝贝之超神训练家重生大明之秦王小说家多开几个马甲怎么了霍三爷,宠妻请克制许愿餐厅并不想爆火世子妃又野又甜全世界都知道她爱我兽世毛绒绒女王萌吐奶神级反派系统NBA:巅峰大鲨鱼,镇守篮下!这个忍者明明不强却过分作死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奋斗在修真界重生1998谈小天穿梭时空的侠客我被当做炉鼎三千年大佬们都为我争风吃醋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