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2章(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古人类学家做过一次石器统计,发现直到距今6万年前,中国境内几乎还没有第三模式的踪迹。

纵观旧石器时代或者说打制石器的时代,包含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似乎孑然独立于东方,自从距今170万年前第一模式的石器输入进来后,石器技术就一直独立发展,如此漫长的时期几乎不与西方世界发生技术交流。

石器技术是由古人类创造、继承和发展的,那么东亚石器技术的孑然独立,对于古人类意味着什么呢?

化石派学者认为,这意味着东亚古人类是独立进化的,几乎不与或者偶尔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人类发生杂交。

那些从距今100多万年前起就挥舞着石器砍砸动植物的东亚古人类,应该就是我们现代东亚人的祖先。

有了牙齿和石器演化的证据支持,再辅之以其他一些证据,化石派的观点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线粒体夏娃”

和“Y染色体亚当”

然而,正如今天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经常说的那句话—“打败你的不是对手,而是跨界”

,撼动化石派观点的力量,并不是来自古人类学界,不是来自新的牙齿证据或者新的石器证据,而是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领域—分子生物学。

1987年1月,美国一位女博士生丽贝卡·卡恩和她的同事们在英国权威科技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线粒体DNA(脱氧核糖核酸)和人类进化》。

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人类起源地只有一个,这个起源地很可能在非洲,起源时间在距今20万年以内。

今天所有的现代人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

在当时,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是分子生物学界对古人类学界的一次颠覆性的“跨界打击”

如果这篇论文的观点是对的,那么古人类学家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得重新改写。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场“跨界打击”

在科学上是如何发生的。

从分子生物学看,人体大约包含10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里都含有一种叫作线粒体的细胞器,它位于细胞核外的细胞液中。

我们吃进肚子里的营养物质,比如糖类、脂肪等,最终是在线粒体中被氧化,释放出能量,供人体细胞使用的。

简单地说,线粒体就是我们人体细胞的“能量工厂”

从中学课本中我们学习到,人体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里的染色体上,大量的基因排列在染色体的双螺旋结构上。

其实,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

而且我们还知道,一个人类生命的诞生,首先是从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细胞结合开启的。

换句话说,线粒体这种细胞器来自母亲的卵细胞,而不是来自父亲的精子(其实父亲的精子里也含有少量的线粒体DNA,但是在受精过程中“舍身取义”

,被分解掉了)。

因此,线粒体DNA是孩子从自己的母亲一方继承下来的。

于是,分子生物学家可以通过比较人们的线粒体DNA,分析人们之间母亲一系的亲疏远近,进而追溯人们母亲一系的祖先情况。

论文作者丽贝卡·卡恩从世界各地不同人群的人体胎盘中搜集了147份线粒体DNA样本。

之所以选择人体胎盘提取材料,是因为胎盘里含有丰富的线粒体DNA。

丽贝卡·卡恩发现,通过所有样本的线粒体DNA追溯其所有者的母亲,最后都汇聚到唯一的一位女性祖先那里,不论现在拥有线粒体DNA的人居住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他们都是这位女性祖先的后代。

当时的媒体借用《圣经》中最早的人类女性夏娃的名字,把这位女性祖先叫作“线粒体夏娃”

关于这位线粒体夏娃,丽贝卡·卡恩从遗传物质里读出了很多信息。

比如,线粒体夏娃生活在地球的哪个角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穿书后我被死对头娇养了被绿后,我嫁给了渣男他哥妖妃她今天也想造反为夫体弱多病我在古代日本当剑豪逍遥小捕快诸天败类开局一个巴洛特利重生从夺舍自己开始穿越修仙界我靠卖惨走上人生巅峰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电影世界大盗重生宠婚撩人法师西恩无尽黑暗游戏快穿之我是反派的金手指把惊悚游戏玩成修罗场[无限]御道倾天掌珠令我在八零靠脑洞破案[刑侦]重生蜜恋:偏执九爷他沦陷了诱引山路末日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