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她据理力争,为受罚的宫女求情;她巧妙周旋,化解同伴间的嫌隙;她用自己的份例,接济更困顿的下人。
这份力量,无关乎前世的记忆,是她骨子里带来的光芒。
跨越两千年的时光长河,关于西周宗女姬台与卫国女将卫矢的壮烈故事,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完全不可为人知晓。
更别说云娘和阿芥了。
苏嫔对此一无所知,她所拥有的,只是案头那本翻得起了毛边的《渌水集》。
苏嫔一直很喜欢宋代诗人江渌水的诗。
无关什么前世今生,只是情感上的共鸣。
被困深宫,她就通过江渌水的眼睛去看山川之美,去叹乱世之凄。
当她在四四方方的宫苑里仰望被切割成块的天空时,江渌水笔下的优美诗句便成了她神游天外的翅膀,载着她领略宫墙外的山川壮美。
当听闻边境偶有烽烟传报,或是宫墙内又上演着无声的倾轧,江渌水笔下的沉痛诗句,便如重锤敲击着她的心扉,让她感同身受那乱世的悲怆与家国的忧思。
然而,相较于诗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和深沉思想,坊间乃至宫闱之中,流传更广的是关于江渌水美貌的轶闻,以及她与两位丈夫,尤其是与那位山中隐士李玄黓之间捕风捉影的绯闻。
人们津津乐道于她“才女佳人”
的身份,热衷于猜测她哪首诗是为谁而作。
李玄黓,这位在她诗中或许只是隐士符号的存在,竟被后人仔细研究、评断为“江渌水最爱”
。
就连苏嫔自己,也是先听说了江渌水的美貌和李玄黓那“不为人知”
的关系,才真正去了解、进而深爱上她的诗的。
她翻阅那些为《渌水集》作注的本子,常常看到令人气闷的评语:
“此诗慷慨激昂,表达了深切的爱国之心,然,某某句亦可能暗寄对李玄黓的幽思?”
“此诗沉郁顿挫,当为感怀国事之作。
然,某某句或是对其第二任丈夫(刊印诗集者)的追念?”
甚至有小宫女在廊下闲谈:
“听我娘说,江大才女当年为那李道士写过不少情诗呢!
可惜那道士不解风情,白白辜负了美人恩,真真可惜!”
苏嫔无意中听到,不由得抿紧了唇,指尖用力,几乎要将手中的书页捏破。
情诗,美人。
这就是世人眼中的江渌水吗?
难道这世道更愿意相信,江渌水更爱一个山中隐士,而非这大好河山,这家国天下?
多么荒谬!
多么浅薄!
她并非不通情理。
江渌水并非无情的圣人,她诗中自然流淌的细腻情感,或许确实源于某个真实的、年少悸动的瞬间。
这悸动可能关于李玄黓,也可能关于其他,甚至可能只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投射。
但!
这绝不是她诗魂的全部,更不该成为掩盖她思想光芒的帷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