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寄东鲁二稚子》
而后,藏起对儿女的思念,他返回梁、宋之间,往来南北的繁华埠口,总该有富,有贵,或者有他的机会。
但在李白继续他迂回曲折的“重回长安”
之旅前,在离开长安的这一年,并不是纯然一无所获。
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收获了一个新朋友——杜甫。
六
我们大约知道他们在天宝三载(744年)的秋天碰面,但他们怎样认识,究竟在哪里相识,已经杳不可考。
后代的研究家有许多浪漫的猜测。
有人说,李白住在东鲁时他们便认识。
杜甫的父亲是兖州司马,杜甫在齐鲁漫游时,李白也在儒生与女友的嘲讽中四处游荡,他们很可能早就结识在路边的酒馆旅店。
有人说,他们共同的前辈李邕一定要攒个局,让这两位后生互相认识。
更多的人认为,住在洛阳附近首阳山的杜甫进城的时候与漫游的李白相会在洛阳。
更有可能,天宝三载(744年),李白离开长安在汴州徘徊,杜甫因为祖母丧事来回奔走在梁、宋之间,不期而遇。
总之,杜甫在三十二岁这年识得了他这辈子最看重的朋友。
他有一双过于明亮的眼睛。
这是很多人对李白的第一印象:“眸子炯然,哆如饿虎。”
他腰上挂着一把锋利华丽的长剑,袖子里藏着一把匕首。
像是书里写过春秋时期的游侠。
他特别强调自己小时候行侠仗义,曾经杀过几个人。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杀人竟然也可以这么得意?杜甫听了,竟然很兴奋,夸奖他是“白刃仇不义,黄金倾有无。
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甚至危险地跃跃欲试。
对于杜甫来说,李白是从天而降的异类,充满着神秘的吸引力。
李白的父辈在西域经商,直到他五岁才因为避祸搬回唐土。
他从小便接受中原的教育,却充满异域情调。
他爱历史,也写怀古诗,但他的怀古是搂着歌姬,坟头跳舞: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