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5章 杜甫 长安奥德赛(第10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是儒家“爱人”

最朴素的出发点。

但似乎并不受欢迎。

从前考试都是考诗歌文章,凭什么在他手下就要准备经济时务?最没有资格来出考题的,大概就是他这样一个考进士,考制科,投匦献赋,所有的考试都参加过,却从来没考中的人吧。

夏天在忙乱却没有丝毫成就感的公务中过去,诚然他依旧怀有对朝廷百死不悔的忠诚,但一再被冷落、忽视、排挤,与烦琐却不重要的公务一道,都是一种累增的疲惫。

下一年秋天,关中地区无法从战乱中恢复过来,物价飞涨,粮食歉收。

心灰意懒的杜甫再一次陷入饥饿。

向来心向朝廷一往无前的杜甫萌生了退意。

正在此时,杜甫收到朋友热情的信邀请他移居秦州(今甘肃天水)。

他没有仔细规划,立刻辞了华州司功参军的官,带着一家老小翻过陇山来到秦州。

这位朋友却并未能履行诺言,杜甫一家在秦州陷入了孤立无援进退两难的境地。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杜甫还没有来得及享受逃离枯燥公务的闲暇,一下子落入生存的泥潭。

他还勉强振奋精神夸奖了秦州的风光:“落日邀双鸟,晴天卷片云。”

打肿了脸充胖子一般在诗句里享受他的世外桃源。

气温一天天冷下去,自然能够提供的食物终于不再能支撑他对隐居的浪漫想象。

更危险的是,秦州很快就成了战场。

秦州与吐蕃相连,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趁机占领了许多边地,入夜之后,常有报警的烽火闪烁在群山之间。

不得已,十月,杜甫再次带着家人远行。

这次,是受同谷县宰的邀请辗转迁往同谷(今甘肃成县)。

预想中的帮助又一次落了空。

他只能重操旧业又做起了山里采药市里换米的艰苦营生。

冬天到了,没有吃的,只能穿着短裤拾橡栗、掘黄独,勉强果腹。

儿子与他一道去挖食物却空手而归,空荡荡的家里只听见儿女喊饿的呻吟。

腊月开始的时候,为生计所迫的杜甫再次开始携家带口的迁徙。

从甘肃翻山越岭,过龙门阁、剑门、鹿头山,终于在除夕之前到了成都。

初来乍到,在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寄住在浣花溪边草堂寺的一间废旧空屋子里。

从华州到成都,乾元二年(759年)在四次长途搬迁中度过。

过了年他就虚四十九岁了。

他的曾祖父杜依艺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做了巩县县令,他的祖父杜审言在他的年纪,早已叫天下人知道了他的清狂才名。

杜甫曾经说过,自己家族到近几代衰败,钟鸣鼎食的气象不复从前。

但他的父亲杜闲最起码还是五品的紫袍高官,做兖州司马,奉天令,养得起他衣食优裕、肥马轻裘地游荡于齐、楚、吴、越。

而他,身无长物,在一年里最该享受安宁丰裕的时候,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们寄住在一间破庙里。

作为臣子,他无法施展抱负报效国家;作为父亲,他也无法给孩子们好的教育;弟弟们在远方,同样忍饥挨饿,妹妹丧夫带着孩子勉强生活,作为家里的嫡长子,他甚至无力团聚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他开始努力经营日常生活。

为了一个容身之处,他不得不觍着脸向朋友乞讨。

天宝年间,当他依然固执地在长安蹉跎时,跑去给当时的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做幕僚的那个朋友——高适,在安史之乱里飞黄腾达了!

哥舒翰败于潼关,高适奔向玄宗,又在肃宗与玄宗争夺政权时奔向肃宗,帮着肃宗讨伐玄宗派去江南的永王李璘,先做蜀州刺史又做彭州刺史,刚好在四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网游之金刚不坏限定暧昧我家别墅穿诸天韩警官快穿之宿主又秀恩爱啦成为影帝私生女之后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小可爱被偏执男神叼走了我的修炼能加速我活了几万年从大学学霸到首席院士我的修炼变质了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封神之灶王爷奋斗史亲子鉴定师末世重生小娇妻重生文娱洪流年代文作精女配她不作了沉醉不醒在惊悚世界无限开挂僵尸:我又被九叔挖出来农女的诰命之路海贼之白银王权者妻子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