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35章 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2(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样的名词术语,正是中国话所说的“想入非非”

在公元3世纪、4世纪,中国著名的学者一般都是道家,他们又常常是著名的佛教和尚的亲密朋友。

这些学者一般都精通佛典,这些和尚一般都精通道家经典,特别是《庄子》。

他们相聚时的谈话,当时叫做“清谈”

他们谈到了“非非”

的时候,就一笑无言,正是在无言中彼此了解了。

在这类场合,就出现了“禅”

的精神。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它真正是佛学和道家哲学最精妙之处的结合。

它对后来中国的哲学、诗词、绘画都有巨大的影响。

我们将在第二十二章详细讨论它。

政治社会背景

现在,让我们回到汉朝独尊儒家和尔后复兴道家的政治社会背景上来。

儒家的胜利不是仅仅由于当时某些人的运气或爱好。

当时存在的一定的环境,使儒家的胜利简直是不可避免的。

秦国征服六国,靠的是以法家哲学为基础的残酷无情的精神,这在对内控制和对外关系中都表现出来。

秦朝亡了以后,人人就谴责法家的苛刻,完全不讲儒家的仁义道德。

武帝于公元前140年就宣布,凡是治申不害、商鞅、韩非以及苏秦、张仪之学的人一律不准举为贤良做官。

(见《汉书·武帝纪》)

法家如是变成秦的替罪羊。

在其他各家中,与法家距离最远的是儒家和道家,所以很自然地发生了有利于儒家、道家的反作用。

汉朝初期,所谓“黄老之学”

的道家,实际上十分盛行。

例如武帝的祖父文帝(公元前179年至前157年在位)就深爱“黄老”

,大历史学家司马谈在其《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评价最高。

按照道家的政治哲学来说,好的政府不要多管事情,而要尽可能少管事情。

所以圣王在位,如果他的前王管事过多造成恶果,他就要尽量消除。

这恰好是汉初的人所需要的,因为秦朝造成的苦难之一,就是管得过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都市奇门医圣我的师门有点强海贼:巴基求求你当个正经法师吧柯南之从聊天群开始我在伟大航路上靠基建当新皇绝品神医混都市斗罗之雷神传说混在妖尾的魔导商人娇娘春闺我上我真行咸鱼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我变成了修真洞府替嫁医妃硬核宠夫海贼之白银王权者快穿后白月光她在线发糖影视世界学才艺快穿之后女配无解了超虚拟世界穿成农家福宝小甜妻刺客之王霸天龙帝怪兽电影宇宙穿成咸鱼女配,她靠巅峰系统爆红乾隆继后我不配(清穿)